換了外面試試,有哪一年沒有捱餓?哪一年沒有餓死人?哪一年沒有凍死人?
雖然一開始送過來的時候,多數胡人心裡是抗拒,是有反抗的,但脖子再硬,也架不住漢人的刀子快。
再加上日子久了,這才發現竟然能吃上飯不說,連挨凍都不需要擔心。
除了那些頭人及族中的上層人,對於大多數羊奴牛奴來說,生活質量反而是提高上去了,哪一個還願意折騰?
再加上馮永實行的又是保甲制度和連坐制度,有不少心有不軌的,還沒等馮永專門設立的護衛隊動手,反而是被自己人掀翻了拿去領功。
對於有心做長遠事業的馮永來說,可持續發展才是正途。
當然,這麼做也不是沒有缺點,那就是糧食消耗很大,畢竟做苦力的,身體所需要補充的能量可不是一點半點。
但馮永表示我有錢我怕什麼?
紡織工坊產出的毛布,足夠他揮霍了。
這年頭,錢不僅僅是金銀銅之類的貴金屬,絲絹都算是貨幣。
漢中紡織工坊產出的毛布,是冬日裡必備的衣物,而且是最具有價效比的東西,那就是十足的硬通貨。
在牧場沒有產出之前,馮永沒打算分紅。
漢中屯墾的田地,就算是以前是種過糧食的拋荒熟地,少說也要一年才能算得上是有產出呢,紡織工坊和牧場沒有一年,你就想分紅?沒有這麼不講道理的。
再說了,這年頭,又沒有專業的會計,怎麼分,什麼時候分,還不是馮永自己說了算?誰叫你們數學不過關?
知識就是力量!
只是馮土鱉這話聽在馬謖耳裡,讓他的臉皮又是一陣抽搐。
牲畜?
你這話,還當真是……百無禁忌。
雖然說的是事實,但你這樣直接說出來,真的好嗎?
南中那邊送過來的降俘,已經有三千多——一個春耕過去,死了七百多。
但這些降俘對朝廷來說,他們的價值就在於,儘快讓漢中早點產出糧食,哪有說給他們消耗太多糧食的道理?
朝廷,糧食也不多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