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經驗才能讓人更好地成長,吸取教訓才能讓人更快地成長。
想要讓南鄉士卒少死人,開展戰後總結那是必須的。
這是南鄉士卒有別於這個時代計程車卒的地方,他們可以不用像其他士卒那樣,需要十數次甚至數十次地從戰場上自己總結活命的經驗。
十數次甚至數十次地從戰場上活下來,那能有多少人?
這麼一比較下來,前幾年的辛苦培養,其實都是值得的。
“諾。”
黃崇和王訓齊齊應道。
此次南鄉士卒出動,行動迅速,每戰必前,悍不畏死,足以說明兄長的軍中操典是一部難得的兵法,更說明兄長胸中是極有韜略的。
雖然兄長在軍中立的有些規矩讓人覺得很是奇怪,但想來定是別有深意。
“剩下的,就按南鄉早先制定好的規矩辦。”
南鄉其實早就為這些情況制定過詳細的規矩,只是這一次是南鄉士卒第一次正式大規模出動,馮永顯得很是重視,所以這才嘮叨了好久。
黃崇和王訓站在那裡仔細聆聽,沒有一絲懈怠。
兄長身上的權威日重,平日裡還好說,但一涉及正事,總是讓人感覺到和平常不是同一個人。
交待完這些,馮永走到水渠邊,把腳上的泥巴洗乾淨,然後把放一旁的木屐拿過來穿上,對著遠處的夷人小孩擺了擺手,露出和藹的笑容,指了指魚簍。
夷人小孩連連點頭,露齒而笑,拍了拍胸脯,用不太標準的漢話喊了一聲,“大人,我知道了。”
兩者之間很和諧,很融洽。
馮永微笑示意,這才轉身往回走,“走吧,帶我去看看那些傷兵。”
黃崇回過頭看了看那大片大片蓄著水的田地,終於忍不住地開口問了一句,“兄長,這田裡放魚是為什麼?”
“為了肥田。”
經過這幾年的鍛鍊,還有及時補充營養,馮永的身材很是高大,走在最前頭,給人一種巍峨的感覺。
“這新開的水田,土裡還有野草什麼的,把魚放進去,一來可以把草給吃了,二來養魚的田裡總是要肥沃一些。”
馮永解釋道。
然後又指了指南邊,說道,“我讓句扶帶兵沿著孫水河谷南下,其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去定莋縣看看。”
“從錦城過來之前,我已經打聽好了,這越巂的定莋,是有鹽池的。等句扶探明瞭道路,我們就可以取定莋的鹽來醃鹹魚。”
鹹魚可是好東西,它既是肉,裡頭又有鹽,儲存的時間也久,不會輕易變質,運輸也容易,吃起來也簡單,條件實在惡劣的,直接拿起來就著主食吃都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