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蜀漢之莊稼漢> 第0543章 是你們逼我的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0543章 是你們逼我的 (2 / 3)

至於為什麼是二十三歲,那是因為在那時,二十才算成丁,可以獨立耕種。

而按當時的農耕水平,“三年耕,有一年之蓄”,耕作三年,才能攢下一年的口糧,所以讓家裡男丁耕作三年後,才徵發他去服役一年。

至於地方兵,叫役兵,從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服役,每一年的都要集中操演一次,時間為一個月,期滿回家,若是國家有事,則臨時徵召——現在大漢的丁口年齡已經降低到了十五歲。

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兵,每年舉行一次的都試,就是對作戰能力的一種考核和檢驗。

一待有戰爭,就可以快速地集結兵力,是一種藏兵於民的兵役制度。

正是得益於這種兵役制度,才為漢武帝橫掃匈奴提供了強大的兵力。

但也正是因為漢武帝時期戰爭頻繁,再加上耕地不斷地被兼併,自耕農減少,兵源不足,所以在徵兵制的基礎又加上了募兵制。

再後來,光武皇帝在豪強地主的支援下光復漢室,因為豪強地主強佔了大量耕地的原因,後漢只能取消徵兵制,全面改成募兵制。

募兵制可以產生職業軍人,但同樣也會造成國家的負擔,而且募來的兵源容易對將領產生依附作用,這就為地方的分裂埋下了隱患。

劉備入蜀時,大漢的兵源大多是荊州兵和東州兵,算是募來的兵源。後來在漢中之戰與夷陵之戰後,這兩個兵源被消耗殆盡。

百戰老兵被劉備弄沒了七七竟然打著什麼“上山下鄉”的口號,把南鄉士卒派到了裡這一層。

南鄉士卒是個什麼模樣,作為一直在緊密關注南鄉的大漢丞相又怎麼會不知道?

光是能認字這一點,就保證馮永能把自己的政令直接傳達到他們手裡,再透過他們之手,傳達到每一戶人家。

高效,而且有效。

最重要的是,官府的政令可以直接到達底層。

再不需要依靠什麼地方名望之類的。

如今的鄉老,地方名望,那都是什麼人?

都是地方大宗族,都是世家豪族的代表。

諸葛亮想通了這一點,心裡竟是霍霍地跳動起來。

原來如此,原來如此!

這小子費了這麼大周折,耗了那麼多錢糧,時間,精力,也要在南鄉推行識字,印刷書籍,原來竟是為了今日!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