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漢天子引百官送於錦城外十里。
這一路上,旌旗蔽野,戈戟如林,迤邐而行。
待行至劍山,諸葛亮看到群峰雄偉,山勢險峻,心生感慨,“《蜀道難》裡曾言,劍山崢嶸而崔嵬,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,果真是貼切無比!”
於是傳令至南鄉,令人派出土木工程隊,在此處鑿山岩,架飛樑,搭棧道,形成閣道,方便商旅往來。
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為門,修築關門,並取名劍門關。
訊息傳到越巂,馮永當即大笑,“飛樑閣道,丞相此舉,可令‘劍山崢嶸而崔嵬’這一句改成‘劍閣崢嶸而崔嵬’矣!”
同時美滋滋地拿著《出師表》在傻樂。
想不到哇想不到,老子竟然在這篇千古文章裡留名了,甚至還是在最開頭的位置。
灑家這輩子,值了!
後世的中學生們在抓耳撓腮地痛苦背誦這篇文章時,都要念叨一句:越巂長史馮永……
哇哈哈!
想想就爽死!
這算不是算是另類的千古留名?
關姬在旁邊看著馮永笑成白痴的模樣,有些擔心地摸了摸他的額頭,“阿郎沒犯病吧?”
“胡說!我哪來的病,我好得很,好得不能再好了!”
馮永心裡的歡喜沒人能分享,感覺真是憋得難受,“我想讓丞相把這出師表再抄一遍,留給馮家當傳家寶,細君你覺得如何?”
“丞相哪有時間跟你胡鬧?”關姬沒好氣地白了一眼馮永,“不就是在上頭提了阿郎一句麼?再說了,又不止提你一個。”
馮永“嘖”了一聲,“你懂什麼,真是頭髮長,見識……”
算了,這年代,男人的頭髮也不短。
眼睛轉了轉,馮永想起這奏章的原文應該是在阿斗手裡,不知道阿斗願不願意出手?價高點無所謂的。
想起小胖子的憨厚模樣,馮永心頭一動:這個奏章原文,說不得真能搞到手呢!
“又在想什麼歪主意呢?”
關姬在一旁不滿地說道。
“我哪有什麼歪主意?”
馮永一驚,連忙擦掉嘴邊的口水,斷然否認道。
“你一想歪主意,就這副模樣,別以為妾不知道。”關姬哼了一聲,“不過說真的,丞相都進駐漢中準備北伐了,你就一點不著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