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書上說他“規畫分部,籌度糧谷,不稽思慮,斯須便了”,這麼看來,這個人的心算能力應該很強,至少比自己強得多。
雖然名義上自己是南鄉學堂的山長,如今南鄉帳房小先生名聲在外,許多人都把功勞記到自己頭上。
但實際上,馮永心裡很明白,南鄉學堂的算學基礎,其實是阿梅打下的。
甚至在越巂,有機會的時候,她還會繼續教那些學生更高階的數學,乃是南鄉學堂學生眼裡最厲害的算學大師。
如果阿梅和楊儀比心算,不知道哪個會厲害一些?
心裡這般掠過念頭,馮永同時點頭,“兄長既然都開了口,小弟豈有不從之理。此時隨我到漢中的,就有不少學生,他們做過幕僚,比學堂裡那些還沒學完課業的師弟們厲害多了。”
“到時候我派些人過去給兄長打下手,兄長就不須這般煩惱了。”
“好好好!”諸葛喬大喜,拉著馮永手臂,“走走,我帶你去挑個好營地。後頭有所需,你儘管跟為兄說,只要不是壞了規矩,為兄定會盡力幫你想法子!”
果然是朝中有人好辦事。
馮永嘻嘻一笑,“那可就這麼說定了。”
挑了好駐營的地方,馮永把安排紮營的事交給跟隨過來的黃崇,然後自己則去中軍大營見諸葛亮。
帥帳裡新式的火爐裡燒著煤炭,爐上還放著一個水壺,在咕嚕嚕地冒熱氣。
大漢丞相坐在火爐旁邊,正拿著一本書在專注地看著。
“越巂長史馮永奉令率軍前來,見過丞相。”
馮永進入帥帳後,大聲行禮道。
諸葛亮放下書,對著馮永略一點頭,“此處只有你我二人,又不是軍議,隨意坐吧。”
馮永看了看後頭,確認沒人,連忙“哎”了一聲,把邊上的小馬紮挪到火爐邊上,一屁股坐了下去,伸出手烤火。
諸葛亮倒也不介意,甚至還溫聲問道,“要喝茶麼?”
“有點……”馮永剛想說“渴”字,但看了看邊上的碗,終究還是忍住了,搖頭道,“不喝,喝了老是想去茅房,天太冷,不想動。”
馮永有點輕微的潔癖,這年頭的人又不講衛生,所以他喝水的碗一般都是自個兒專用。
如今就算口渴,也要說一聲不渴。
大漢丞相惱怒地把手中的書“叭”地扔到一邊,罵了一聲,“粗俗!”
馮土鱉乾笑一聲,縮了縮脖子。
看到這個小子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,大漢丞相也有些無可奈何。
此次北伐,不但軍資充足,而且還不用過多地傷到民生,此子居功甚多,本還想著好好誇獎他一下,沒曾想他一進來,就來這麼一句,實是令人冒火。
“此次帶了多少人過來?”
“八千。”
馮永伸出手指頭比劃了一下。
諸葛亮點點頭,心裡盤算了一下。
孟獲的女兒花鬘遷了一個大部族過去,其間還有一些跟隨過去的小部族,這就有三四萬人。去年又遷了三萬漢民,再加上原有的夷人,孫水河谷三縣,如今足有十二萬人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