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葛亮抬起頭,看向前方的襄武城,嘆息一聲,“這襄武處偏遠之地,我本以為城池不修,沒想到竟是這般難打。”
“那郝昭久鎮河西,素有威名,非是輕與之輩,故我這才屢讓鄉人前去勸降,哪知他竟是這般固執。”
即便是傲氣如魏延者,聽到這話,亦是不得不承認,丞相所慮,確實是比自己周全一些。
“大漢不過五萬人,真要強攻兩萬餘人守的城池,確實有些勉強了。”諸葛亮緩緩地說道,又抬頭看了看天,眼睛微微一眯,“須得徐徐圖之。”
還有一個原因諸葛亮沒說。
那就是八陣圖雖然彌補大漢缺少騎兵的部分缺陷,可以用步軍低擋騎兵,但也僅僅是擋住而已。
就像前些日子與曹魏騎兵的一戰,雖然郝昭吃了點虧,但他一見勢頭不對,就馬上撤回襄武,而自己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,根本沒辦法追擊。
這就是沒有騎兵的壞處了。
就算是能打敗曹魏的騎兵,但想要殲滅,那卻非容易之事。
偏偏此時的襄武襄武依渭水而建,曹魏倚水守住了西邊的退路,而且城中大多是騎兵,若是郝昭鐵了心要回涼州,大漢根本沒有辦法阻攔。
諸葛亮沒有辦法,只能先便令魏延、高翔、陳式三人兵分三路,圍定東南北三面,同時讓他們只管緊守營寨,挖溝立壁,圍而不攻。
郝昭看到漢軍攻勢停止,自認是把諸葛亮燒怕了,再加上他自恃騎兵精銳,又有退路掌握在手裡,卻是不怕對方有什麼陰謀。
一時間,漢魏兩軍竟是相持不下。
建興六年的五月,天氣越發地炎熱。
按往年的經驗,隴右這個時候雨水應該漸漸多了起來,渭水會開始漲水。
但今年有些反常,雨量很少。
郭淮覺得老天當真是在眷顧自己:若是此時渭水大漲,那麼自己這幾個人根本沒辦法順著渭水逃回陳倉。
當初臨渭城破,吳懿派張苞在東門設下埋伏,逼得郭淮向西而走,換了別人,只怕未必能逃得出去。
但郭淮不同,他曾參與漢中之戰,後轉鎮西長史,又行徵羌護軍,最後升雍州刺史,這十年來他一直呆在雍州,治理關中和隴右。
所以他對關中隴右這一帶,最是熟悉不過。
在得知臨渭東邊有埋伏後,他先是擺脫張苞,不向東走,反向西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