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身份尊貴,再加上又是好臉面之輩,這般邀請一個後進,已經覺得是自降身份,對方居然拒絕了。
只見他勉強笑了笑,略一點頭,便離開了。
劉琰剛一走遠,臉色就馬上陰沉下來,咬著牙,入孃的要不是老子就這麼一個兒子,老子堂堂一個後將軍,會連臉皮都不要了,這麼低聲下氣地求人?
現在的年輕人啊,真特麼地狂!
這都是禮儀崩壞的結果啊,看來許慈說得對,要儘快重立太學,傳先賢之說,讓那些後進之輩,知道什麼叫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
這一邊的李遺入內,向丞相稟報完事情,剛要退出來,只聽得丞相突然叫住了他,“文軒,這兩日你且準備一下,吾欲讓你走一趟隴右。”
“天子嘉賞北伐將士,留駐隴右的將士須著重撫慰,到時天使要親自去一趟隴右,我欲讓你陪同,更兼幫我去看看隴右旱情,如何?”
李遺一聽,連忙躬身道,“遺遵丞相意。”
待李遺離開漢中丞相府,回到住處,思索良久,這才叫來下人,拿出一張名帖,“幫我把這名帖送到都鄉侯劉將軍處。”
下人很快就拿著劉琰的名帖回來了,並傳回話說,後日備下宴席,請李郎君赴宴。
數日後,李遺陪同劉琰前往隴右。
迎接天使的人員裡,沒有馮永。
這並不是馮永故意怠慢。
而是已經進入八月的隴右,抗旱才是第一等要緊大事。
不但馮永沒有前來迎接,就是隴右都督的重要輔官,鄧芝都沒有前來。
大漢官員有大漢丞相諸葛亮的以身作則,官場上沒有那種媚於上司,做事浮於表面的風氣,埋頭幹實事的務實官員在丞相那裡才吃香。
馮永為什麼屢屢受到丞相的青睞?
就是因為他能給大漢帶來好處,短短几年,大漢財政收入變得良好,糧食貯備充足,在籍人口爆發性增長。
謀略、治軍也都有獨到之處。
所以丞相可以最大程度地容忍他的其他缺點,這就是丞相的務實。
即便劉琰是代表天子到來,看到迎接隊伍裡只有趙雲帶著廖廖幾個官員,他也不能對此說什麼,甚至還要表揚和鼓勵。
隴右在過了七月下旬以後,其實已經下了兩場雨,雨量不大,若是換作以前,那根本就是老天對久旱的隴右開了一場玩笑,讓人空歡喜。
但對於此時的隴右來說,那就是救命雨。
因為這兩場雨至少可以讓渭水維持住水位,不至於斷流。
進入八月以後,又陰了幾天,本以為會有一場大雨下來,哪知老天卻只是極其吝嗇地落了幾滴雨。
馮永看著天上的陰雲,恨不得打幾炮上去。
媽的換作後世,老子讓你知道什麼叫“一朵雲彩也不許放走”是個什麼意思!
李遺找到馮永的時候,他看到兄長正叉腰站在渭水邊上,臉色憂鬱地看著天上雲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