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人渠帥格魯叢寶進來,恭敬地行了一禮。
“格魯叢寶,起來吧,不必這麼多禮。”馮永說著,示意部曲把乾糧袋提到他面前,“這些日子,你的部族幫了我不少忙。”
“這是剛從南邊送過來的糧食,你看看合不合口味,如果不合,那我可以幫你換成糜子。”
格魯叢寶看到開啟的袋子裡那灰白色的麵粉,當下有些疑惑地抬頭看向馮永。
麵粉雖然已經流行到隴右,但那只是大戶人家的吃食,黔首百姓根本沒機會接觸到,更別說是連糜子都難以保證的胡人。
馮永抬了抬下巴,說道,“這種糧食,可以直接抓著吃。當然,最好的吃法,就是拿水拌成團,這才會好吃一些。”
事實上,拿麵粉去資助胡人有些浪費了,拿糜子去才是正理。
蜀地糜子不是說沒有,但這幾年來,大夥已經是多種麥子和穀子,糜子產量跟不上,口感又比不過穀子,所以種得就少了。
馮永敢指使李慕在南鄉搞風搞雨,最大的倚仗就是越郡。
即便是在後世,孫水河谷平原都算得上是錦城那邊的糧食蔬菜供應基地。
再加上這個年代,又沒有多少人口,隨便開發。
新興的畜牧業可以為孫水河谷的開墾提供畜力,還可以提供足夠的肥料。
今年是越開發的第三年,諸事已經算是走上正軌,可以預見的是,越的糧食產量會逐年提高。
這個增長期,沒有十年,也有五六年。
有八牛犁在,就算是人口沒那麼多,也不用擔心勞力不足。
封建社會的機械化懂不懂?
所以說,越產出的糧食,這幾年足以支撐起馮永在隴右的揮霍了。
越不種糜,只種小麥和稻穀。
稻穀留著自己吃,所以只好拿麵粉給別人了。
想要教胡人學著漢人做蒸饃,馮永哪有那個耐心,更沒那個信心。
於是乾脆直接來個乾糧2.0的閹割版,少放點油,多摻點鹽。
反正越有鹽井。
格魯叢寶看著袋子裡的粉狀物,再聽到馮永的話,有些遲疑地捏起炒麵,往嘴裡送了一口,然後眼睛一亮,“鹽巴?”
“是啊,鹽巴。我考慮到你們辛苦,所以在這裡面摻了鹽巴,就算是在馬上,你們也可以一邊飛馳一邊抓著吃。”
馮永大馬金刀地坐在那裡,露出和藹的笑容,“我知道你們缺好鹽,這糧食裡頭,可是摻了上等精鹽呢。”
格魯叢寶激動地匍匐在地,“仁慈的馮大人,你就像是天上的日頭,永遠照耀著我們。”
我現在寧願不要什麼日頭,馮永嘀咕著,沒眼色,馬屁都不會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