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部曲的保護下,馮永從被當作臨時觀察指揮部的小山坡上下來,所到之處,羌胡人人避讓。
在此以前,羌胡只覺得馮郎君為人很好,對他們很可親。
可自看到陌刀隊的這一戰,他們的眼中就多了一層敬畏。
那一片刀林,給他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。
他們拼盡了全力,廝殺了一天,卻抵不過陌刀隊的大半個時辰。
但對於經歷了北伐洗禮的馮永來說,這一場交戰,根本算不了什麼大場面。
叛亂的羌胡有三千來人,自己這邊,除去壓陣的五百漢軍,守在小山坡上的五百漢軍,還有最後才上場的一千陌刀隊。
實際上只有兩千歸附的羌胡在持續投入戰鬥。
剩下的歸附羌胡被馮永派了出去,收集漢陽郡那些叛亂羌胡部落的資訊,或者是勸說那些搖擺不定的中間派。
相比於大部分隴右豪族,馮永現在更願意相信那些等著自己發口糧的歸附羌胡部落。
不過對於漢陽郡來說,這已經這幾年來,最大規模的羌亂了。
因為護羌校尉領軍巡視隴右,逼得漢陽郡那些桀驁不順的羌胡不得不聯合起來,想要據險而守,對抗大軍。
“將軍,審問出來了,這批叛羌,是以一個叫冶蛾俄的渠帥為首,他本就是一個大部族首領,如今又聯合了其他部族,所以才有這般規模。”
張嶷很快就把從俘虜口中得來的訊息稟報了上來。
馮永點點頭,這個訊息在意料之中,派出去的羌胡打探到的訊息可以與之相互印證,看來應該是真的。
“冶蛾俄的部落活動範圍是在哪裡,有人知道嗎?”
馮永問道。
“就在清水一帶。”
“這裡離清水不遠,看來確實就是這個冶蛾俄無疑了。”
此次馮永從冀城出發,所走的路線是順著渭水向東而行,經上邽,到達臨渭的西面,再折而向北。
這條路線,可以比較方便地把叛亂的羌胡一步一步地向北邊趕。
大軍行至就在臨渭縣和清水縣之間,遭到了羌胡的阻擋。
很明顯,漢陽郡的羌胡是打算利用隴山餘脈的複雜山地情況,據險而守。
這很符合他們一向的作風。
數百年來,隴右叛亂的羌胡,基本都是這麼幹的。
打得過就洗劫城池,打不過就跑進山裡躲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