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廣對此深信不疑。
跟了兄長這幾年來,兄長什麼時候說過不靠譜的話?兄長就是個會玩的。
“那就這麼說定了,小弟這後半輩子就算是交與兄長了!”
趙廣歡喜無限,“這後半輩子能否領著天下精銳,可就全在兄長身上了!”
建興六年九月,大漢天子親自冊封向朗為顯明亭侯,光祿勳。
向朗以年高為由,向天子上表:臣今已六十有二,年過花甲而近古稀,既老且病,無餘力打理政務。若仍居高位不去,則有貪戀之嫌,故求骸骨。
天子不許。
如此再三。
向朗無奈,只得提出辭去丞相長史一職。
天子令人把向朗的奏章送往漢中與丞相閱,丞相同意了向朗的請求。
“光祿勳年老功高,南征時統領善後事務,北伐時又不顧辛苦,隨軍上隴,奔波勞累。若是再讓他過於操勞,則會顯得大漢不近人情。”
“故特許辭去丞相長史一職,但餘者皆保留,以顯榮耀。”
同月,大長秋丞許慈再次向天子提出,如今北伐大勝,可趁機重立太學,以招天下有識之士。
天子以府庫錢糧不足為由,再次拒絕了許慈的提議。
許慈得聞,跑到皇宮門口放聲大哭,悲切地唱道,“道不聞已久矣!天子欲興漢室,為何不行教化?”
許多人聽到許慈的哭聲,都在感慨說,聽說此人德行不修,看來都是錯的。單單是這般為重振教化而不惜哭於天子門前,就算是大德行啊!
天子得聞,親自出來接見許慈,並懇切向許慈道歉,說自己確實考慮不周。
同時向許慈表明,雖然府庫錢糧不足,但身為萬民之主,這教化之事定然會重視。
聽說南鄉學堂有心行教化之舉,故自己會委派富有名望的光祿勳前去檢視,若是屬實,就地嘉獎。
宮裡還會派出內侍宮女等,前去南鄉學堂學習,以作天下表率。
許慈連忙大呼“天子聖明”。
站在宮裡最高處的張星彩看到君賢臣忠的這一幕,臉上露出姨母般的笑容。
倒是當訊息傳到漢中,李遺聽到天子善聽諫,重教化的種種美德,又聽到向朗被天子派到南鄉觀教化,當下就呆立了半天。
最後長吐出一口氣,說了句誰也聽不懂的話:“兄長說得對,都是會玩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