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
馮永連連點頭。
看著馮君侯那諂媚的笑容,張星憶撇了撇嘴,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嘀咕一聲,“沒膽鬼!”
關姬此次從越巂帶人前來,又在漢中與李慕匯合,不但帶來了大量的糧食,同時還有大批的毛料。
其中大部分是南鄉工坊生產的殘次品和非優品,準備幫隴右的羌胡熬過這個冬天。
同時李慕還把南鄉的一部分技術人員帶過來了。
古代畜牧區最重要的技術人員是什麼?
對於人來說,自然是醫工。
所以這些技術人員裡,有一部分是南鄉的醫工,是過來給人看病,兼普及衛生知識,預防疾病。
雖然普及的方式有些粗魯,比如說不聽話的就直接擼起袖子打罵之類的。
但因為他們絕大部分都是剛進入實習期,正在練手的醫工,還沒有形成職業性的耐心,這個就不要太過於苛刻了。
至於對於牲畜來說,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獸醫。
漢中有名的“吳一刀”,因為馮永的支援,工作熱情一直很高漲。
如今不但會給牲畜來上一刀,還因為工作的便利,常年與牲畜混在一起,還居然讓他無師自通地總結出牲畜的一些習性。
所以在很多時候,吳明也會兼職獸醫。
雖然他這個獸醫不會開藥。
但一般來說,這年代的獸醫基本也就是隻能醫治牲畜的一些常見體外傷,所以南鄉給人治病的醫工也經常混竄過來幫忙開藥。
遇到牲畜生病的,只能是比照著按人的相似病情,猜測著給藥。
久而久之,有幾個不務正業的醫工學徒,治人的本事沒學好,治畜生的本事倒是不錯。
畢竟畜生真得了病,就算是獸醫的藥開錯了,它也不會開口拆苦不是?
那可比治人輕鬆多了。
吳明為這還特意去了醫學院,求了樊阿,想要幾個醫學生過去當獸醫。
於是樊阿破口大罵,舉著掃帚把這個不孝子弟趕出醫學院的大門。
當然啦,當馮永知道這個事情後,表示道:“無論是救人不是救畜生,都是救命嘛!”
這話可不算是假大空,這年頭,大型牲畜那可真算是農家裡的命根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