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這次所說的阿姊,不是關姬,而是她的親阿姊,大漢皇后。
即便是丞相能撐到興復漢室的那一天,難道還能一直撐下去?
更何況丞相這幾年一直操勞國事,已經以可見的速度衰老了下去。
聽阿姊透露,丞相給皇帝姊夫的信裡,已經開始提起大漢未來之事。
這說明,丞相已經在為將來做打算了。
北伐一役,馮家阿兄作為大漢年輕一代的領頭人物,再無人有疑慮。
丞相這次在李嚴事件中,非要把阿兄拉進來,其實就是在為他進入朝堂鋪路。
所以馮家阿兄必然是丞相準備的大漢未來重臣之一。
丞相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未來,皇家同樣也有所準備才行。
這個時代,即便作為一位普通人家的夫人,也要為家裡的長遠作出計較。
關姬作為馮府的正室大房,張星憶提醒她考慮馮府的未來,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,但從道理上來說,話沒錯。
代表著皇家的張星憶說出君臣相得這個話來,同樣讓關姬怦然心動。
丞相看重阿郎,自己是知道的。
但阿郎並不是唯一受丞相看重的人,丞相府中有不少人遠比阿郎的資歷要老。
比如楊儀,比如說蔣琬。
阿郎當初可是找過蔣琬之子蔣斌的麻煩。
特別是楊儀,聽阿郎提起此人時,常面有厭惡之色。
還有魏延,因為當年之事,阿郎背裡就常呼之為老匹夫。
這說明,阿郎與丞相府裡的眾人並不是都很融洽。
叔母視自己若親生女兒,自己比起四娘,自然更清楚地知道丞相身體狀況。
所以丞相身後之事,並不是遙不可見的。
到時朝堂定然會有一番動盪,而阿郎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地位,誰也不知道。
凡事按最壞的情況做打算,那麼自己就要考慮到阿郎很有可能如四娘所說的,要捨棄一些東西,進入蜇伏,以待再起。
但若是有了皇帝的支援呢?
看到關姬面露思索之色,張星憶狡黠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