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化歸化,如果連漢人都沒幾個,胡人就是想移風易俗,也不知道跟誰學啊!
再加上他們帶過來的各種資源以及對平襄的開發,對於馮永來說,那就能省不老少的事了。
“真要這樣,那李慕可就幫阿郎大忙了。”
關姬在馮永耳邊說道。
“這幾年李慕在南鄉,一直都算是幫我大忙。”
馮永沒有否認這一點,“不過她也沒吃虧啊,這兩年李家六房的勢頭,可是比宗房還要厲害。”
“李家是李家,李慕是李慕。阿郎說的那是李家沒吃虧,可不是說李慕得了什麼好處。”
關姬悄聲說道,“難道阿郎就沒想著給李慕補償些什麼?”
“補償什麼?”馮永不知是裝傻還是真不知道關姬的意思,漫不經心地說道,“以她如今的地位名聲,多少人求都求不來。”
“只要馮永家不失勢,她就穩如泰山,還想要什麼補償?”
關姬聽了,滿意一笑,“阿郎既然已經有了決斷,那就聽阿郎的。”
待送走了趙雲、張星憶和李慕,馮永抓緊時間寫完冬日作訓計劃,然後又召集了軍中主要將領。
一是向他們說明自己的作訓計劃,二是安排自己去隴西后平襄的工作。
“平襄如今有士卒三千人,分三個營隊。一個是陌刀隊,一個是強弩營,還有一個是工程營。”
“我打算再從平襄裡挑兩千人出來,不拘漢胡,組成兩部精騎,這樣的話,明年護羌校尉所屬就有五千人。”
馮永坐在會議桌的主位上,兩邊分別坐著張嶷、句扶、關索、劉渾、霍弋等主要將領。
工程營的工程師文實身份比較特殊,被特許坐到桌邊。
在這些人的身後,還坐著軍中屯長以上的人員,他們只能旁聽,不能發言。
從平定越巂開始,馮永就有意識的培養聯合參謀制度,以及有別於這個時代的軍議制度。
南鄉士卒的文化水平不低,特別是從領百人以上的屯長開始,除了軍事素質以外,還要有較高的文化水平,以及組織能力。
他們不但要承擔著把上級作戰意圖傳達到下邊每一個人的任務,還要在平時組織軍事訓練,維持底下士卒計程車氣等等。
在戰後,他們還有可能會參與戰後總結,並且把總結好的經驗傳達下去,加強相應的訓練。
興漢會體系軍隊戰鬥力提升之快,非是這個時代的其他軍伍可比。
“劉渾,你熟知騎軍,我欲讓你統領這兩部精騎,你可有信心?”
劉渾臉色一喜,猛地站起來,大聲道,“末將定不負將軍所託!”
“好,霍弋,我命你為劉渾副手。”
霍弋連忙學著劉渾的樣子站得筆直,“末將遵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