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現在阿郎的門下,有誰不靠著興漢會的產業吃飯?妾肚子裡的孩子,就是興漢會的定心丸呢!”
關姬湊到馮永耳邊,略顯驕傲地說道。
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感受古人對子嗣無比重視的隆重,但馮永還是笑道,“如此說來,細君可是大功臣呢。”
關姬下巴輕輕地靠在馮永肩膀上,輕輕道,“阿郎有後,不但妾安心了,府上也安心了,大夥都安心了。”
馮永心裡微微一震。
雖然這幾年大夥吃肉喝湯,大漢的變化日新月異,讓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。
畢竟按以前歷史的治理經驗,蜀地至少要休養生息十數,甚至數十年,才能達到現在的水平。
更別說蜀地欣欣向榮,大夥日子蒸蒸日上的時候,還能舉全國之力進行隴右之戰的同時,生活水平並沒有明顯下降。
甚至還在可預期的時間內變得更好。
這讓所有人都產生了一種不真實感。
一種在快速執行中沒有抓住牢靠物的虛浮感。
但沒有人願意放棄這種快速前進的爽快感,就連諸葛老妖也不願意。
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因素,就是自己。
身為興漢會會首,即便沒有人對自己說這些,自己也能感受到會里兄弟的某種焦慮和急躁情緒。
很明顯,關姬懷上孩子的訊息,會在很大程度上安撫這種焦慮和急躁。
馮永想到了這些,轉過身去,輕輕地抱住關姬,在她耳邊堅定地說道,“放心,我不會離開細君的。”
“嗯,妾知道。”關姬靠在馮永懷裡,輕聲道,“妾一直擔心的是,阿郎若是無後,妾愧對馮家的先祖,愧對姑舅。”
“現在,妾再沒有任何擔心。”
“可是我擔心細君你啊!我打算明日就馬上啟程去首陽。”
“這麼匆忙?”
“拖一日就會越冷一日,對細君趕路不利,早去早好。”
“那公孫徵怎麼辦?”
“現在我就去找陳式,先把人從他手裡借調過來再說。有借無還,不正是大漢的優良品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