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雲終於忍不住地開口問道。
“標準化。”
馮永很是得瑟地說了一個名詞。
“但凡南鄉所產的物品,皆會用統一的衡量,不能多,不能少,相差不能超過三分。”
並不說現在的衡量不統一,只是誤差有些大,大到無法標準化。
就拿一尺來說,有的相差足有四五厘米,這個怎麼搞?
所以從南鄉到越,再平襄,現在都是用統一的尺度。
就連那五大毛紡工坊都得強制執行統一衡量。
“把那個拋石車拆解成不同的木頭,然後再匠人按模樣用同樣的尺度做出來。等組裝時,只要按圖紙組裝起來就可以了。”
趙廣忍不住地看向馮永,“什麼圖紙?”
馮永又咳了一聲。
身後的阿梅又遞過來一張紙,上面正是拋石車的分解圖,上面還標註著各個模組的長度厚度等。
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學生能繪製地圖,但畫個拋石車的圖紙還是合格的。
趙雲接過馮永遞過來的圖紙,臉皮抽了幾下,抖著紙問:“匠人能看得懂這些?還有那些士卒能看得懂?”
“咳,老將軍,工程營的匠人和士卒,不識字是不行的。”
至少經常用到的字,數字,單位是必須要看懂的。
“有些匠人可是從南鄉學堂出去的學生呢。”
馮永補充道。
這回別說是趙雲,就連一直想要挑刺的魏延都看過來。
別人的軍中,數百人計程車卒裡能挑出一個能識字都難,你居然拿來當匠人?!
斯文何在?
你把讀書人都當成什麼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