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都是貪心的。
特別是像孫權這樣,因為左右逢源而佔到便宜之後的人。
不佔白不佔。
反正佔了又不會死。
萬一對方不跟自己計較呢?
你說是不是?
只是這一回,陳震面對東吳想要割河北三州之一的幽州的提議,進行了嚴厲的批評:
“涼州、幷州、幽州,此三者,皆苦寒之地,民難繁息,大漢盡屬之。”
“函谷關以東,大河以南,關東之地,中原心腹,乃是天下最膏腴的地方,如今盡劃與吳國,尚不知足耶?”
“吳主此舉,不啻捧金猶欲搶人之陶瓦,非是真心誓盟!”
被陳震這一番話說下來,即便是如孫權者,臉上亦是有些發熱。
只是吳國以舟船見長,能方便聯絡到遼東,孫權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幽州。
“兩國誓盟,所為者,乃是滅曹魏。如今曹魏未滅,卻先爭那尚未到手的地州之地,漢使難道覺得這也是誓盟之道嗎?”
丞相顧雍知孫權之意,開口問道。
陳震搖頭,“大漢誓滅曹賊,故我這才定要相爭一番。此時若不說好,到時漢軍向東,吳軍向北。”
“兩國相遇中原,起了爭執,那如何是好?且既是平分天下,那就應當公平公正,不能以尚未到手之言來搪塞。”
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孫權,“昔日漢吳聯手大敗曹操於赤壁,陛下可還記得乎?”
別說是孫權,就連旁邊坐著的陸遜眼皮亦是一跳。
因為荊州之事,他還是主謀之一呢。
平時吳國自己內部怎麼吹都沒事,但在蜀國面前吹,不但有風險,而且還得有厚如城牆的臉皮才行。
畢竟背盟這個事情,對於現在來說,實在是一個敏感話題。
孫權聽了陳震的話,臉上甚是不悅:
所以說來說去,你們漢人就是不相信我們,對吧?
既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,陸遜也不得不開口,“誓盟之事,確實是需要誠意。”
“然幽州之旁,乃是遼東。遼東公孫淵,與我吳國素有往來。”
“若是能得遼東公孫淵相助,我吳國取幽州豈不是比漢國容易得多?”
陳震一聽,微微皺了一下眉頭,這個訊息他還真不知道。
“方才陳衛尉也說了,漢誓要滅魏,我吳國又豈沒有討賊之心?故這幽州,我吳國取之,亦無不可。”
陳震知道陸遜不會騙他,卻是不願意輕易鬆口:“然這般的話,我大漢則要白失一州之地,於情於理皆是不合。”
坐上主位上的孫權終於開了口:“那就拿兗州換幽州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