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至於陳矯,不過以邀名之舉,行專權之實罷了。”
曹睿聽到劉曄的話,默然不語。
兩人又談許久,曹睿這才把劉曄放出宮來。
哪知劉曄才被人送出宮來,就遇到了中領軍楊暨。
原來楊暨竟是一直守候在宮外。
“子揚,吾在這裡等候多時了!”
楊暨對著劉曄行了一禮,他面帶焦慮之色,“陛下久有伐蜀之意,今日朝上,又有大將軍所奏。”
“吾見陛下臉上有意動之色,心中只怕早就同意了大將軍所奏。”
“子揚深得陛下所重,平日裡又常對我說蜀不可伐,方才在宮中可曾勸陛下……”
楊暨話還沒說完,劉曄臉色就大變。
“休先請慎言!”
楊暨被劉曄這一聲斥呵,這才反應過來,他看看周圍,連忙向劉曄致歉:“子揚,我實是太過心急,非有是有意。”
劉曄長嘆一聲,低聲道:“休先且與我回府上再說。”
“好,好!”
楊暨連連應道。
兩人坐同一輛馬車離去。
回到府上,劉曄與楊暨進入書房,還沒等楊暨說話,他就搶先開口道:
“休先可知垂釣乎?”
楊暨不明其意。
劉曄解釋道:“夫釣者中大魚,則縱而隨之,只待可制後,方可牽線而起,則無不得也。”
“夫人主之威,豈是大魚能比,故若是不顧顏而直諫,只會事與願反。”
“今日朝堂之上,司空,太尉雖勸,但不與陛下相爭。唯有休先,屢有進諫,陛下不悅久矣。”
“子誠直臣,然計不足採,不可不精思也。”
楊暨聽到劉曄的話,想起今日自己所言,確實有些過激,而且陛下臉色確如子揚所言,有些不好看。
心頭頓時一驚,連忙拜謝:“原來子揚不願意在眾人面前說話,是為這般,是吾思慮不周。”
想到劉曄不但有佐世之才,就連做臣子之道,亦遠在自己之上,楊暨心裡更是敬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