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邊何,東邊李。
作為官府的兩條惡狗,何李兩家早就把市場瓜分得明明白白。
一個往西賣,一個往東走。
一年到頭都不帶停的。
不像剩下的人家,一年能走個兩三回就不錯了。
而且業務最繁忙的時間還是入冬前的那段時間。
畢竟目前業務比較單一,毛料佔了大頭。
渠道不行,商品太少,訊息自然就沒有何家與李家那般靈通。
感覺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自己身上,李家管事臉色不變,努力想了好一會,這才慢悠悠地說道:
“前些日子商隊傳了點訊息過來,說是關中的各路卡口嚴了不少。”
聽到這句話,眾人心裡齊齊罵了一句:你個哈批為什麼現在才說?!
想到下個月就是收羊毛的日子,再想起春日裡就屯好的毛料。
準備在這個冬日大撈一筆的眾人頓時又是一聲大罵:入你阿母的曹賊!
按理說,即便是關中發生戰事,毛料不能往東運,還可以往西,或者往南,再經永安轉到東吳。
路子野的,甚至還可以直接往北,賣給北邊大漠的那些胡人部族。
最不濟,直接在蜀地賣也不是不行。
就是少賺點。
但對於少賺就是賠錢的貪婪資本來說,在蜀地賣是最最下策。
往東的風險是最大的,但同時也是利潤最高的。
高利潤伴隨著高風險,自古如此。
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夥都熱切打探訊息的原因。
不然真要走到半路了,這才知道前路不通,白耗時間人力不說,白費錢糧才是最讓人痛心的。
萬一半路遇到兵亂,人財兩空那也是極有可能。
只有及早打聽到確切訊息,然後及時調整方向,早點做好準備,這才能提前避開風險。
“也就是說,曹賊這是要打隴右?”
有人猜測著說道。
此話一出,所有人的臉色都是大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