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兵被逼得放開了長槍,只是終究是慢了一步,長刀已經砍到了他的胳膊上。
“唰”地一聲,血噴如泉,失去了主人的胳膊掉到地上。
漢兵慘叫一聲,幸好旁邊有人過來幫他擋住了再次逼向他的長刀,這才讓他避免被砍掉腦袋。
左翼的魏軍騎兵一開始氣勢洶洶地衝鋒受挫,並沒有影響到士氣,他們退了回去,重整陣形,輪番衝鋒。
陣著的碎肉堆疊得更多。
終於,損失慘重的魏軍騎兵開始不斷地繞行。
不要說普通騎卒,就連騎軍將校也沒有見過這等古怪而兇狠的兵種。
這種士卒,似乎天生就是剋制騎兵。
再厲害的騎兵在它面前,都只有一個下場:人馬俱碎。
“有此等步卒,騎軍尚何足懼?”
姜維喃喃地說道。
“倒不一定。”馮永在旁說道,“這世間,有陰必有陽,有矛自有盾。”
“騎軍面對步卒本就有優勢,只是這等突騎,沒辦法奈何這種步卒罷了。”
姜維有些不敢相信:“世間還有騎軍能打敗這等步卒?”
馮永點頭:“有。”
正面相爭,輕騎兵對重步兵,本就沒有什麼優勢。
但若是換成甲騎具裝,那就未必了。
無論是甲騎具裝開始興起的南北朝,還是隋唐,乃至宋元,甲騎具裝都佔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。
這一點可以從文獻資料和出土文物中得到證實。
而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樣,唐朝和元蒙只注重輕騎兵。
當然,因為戰場的不同,甲騎具裝也可能會變成甲騎,即人披甲,而馬不著鎧。
甲騎具裝真正退出戰場,那是要到明清時代。
因為火器的出現,戰爭形式發生了改變。
大唐的陌刀隊所向無敵,那是因為它所面對的基本都是草原民族的輕騎兵。
同時大唐本身還有大量的騎兵配合陌刀隊。
沒有騎兵策應的重步兵,在面對甲騎具裝時,佔不了什麼上風。
甚至在面對敵方的輕騎兵和重騎兵配合進攻時,大多時候只能飲恨收場。
這個時候,甲騎具裝還沒有出現,也可能出現了,但以現在的世道而言,漢魏吳三國,還沒有人能玩得起。
因為這玩意就相當於燒金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