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漢書有云:
時曹真陰有吞隴右之志,奪蕭關之心,滅永於安定之意。
永以霍弋案微徑而至回中道,襲擾真糧道;又親領萬餘人組八陣圖抗真之銳。
真糧道不暢,又被拖日久,其圖愈難展,遂急求戰。
永示之以弱,慢真之心,後以甲騎突襲,大破之。
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擬》多選題:
後漢與季漢交替時期,三大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分別是:A:官渡之戰、B:赤壁之戰、C:漢中之戰、D:蕭關之戰。
……
自從發現曹真的大軍朝蕭關而來,馬岱每天就是隻做三件事。
第一就是巡視蕭關各處營寨塢堡,第二就是眼巴巴地看著西邊,盼望援軍,第三嘛,就是眺望東邊,祈禱馮永無事。
每日咽不下吃食,每夜睡不了安穩覺。
曹真的第一目標不是蕭關,所以各處營寨塢堡暫時無憂。
送往隴右的救援信,很快得到了回應。
但也僅僅是回應,都督府最後僅僅是派了三千人過來。
同時在回信中,向馬岱說明了現在隴右的情況:涼州世家大族有人慾作亂,都督府暫時沒有辦法向蕭關派出太多人手。
只讓馬岱緊守關口,不得出關。
對於馮永陷於安定一事,竟是隻字未提。
馬岱知道,只怕都督府已經是決定讓馮永聽天由命了。
雖然這個決定很是冰冷無情,但卻是目前最好的辦法。
用已陷死地的護羌校尉府上下一眾將士,來換取隴右的保全。
若是把陷於安定的人換成是馬岱自己,馬岱亦覺得自己只能是認命。
上了沙場,有時就是命不由己。
曹真兵臨蕭關後幾日,東邊就開始響起了軍鼓聲。
馬岱知道,這應該是馮永領軍返轉,正試圖突破曹真的陣營。
馬岱站在蕭關最高處,向東邊極目遠眺,每日聽著那邊的戰鼓聲。
彷彿看了馮永領著護羌校尉府的精兵,一次又一次地衝擊著曹真的軍陣,卻又一次又一次地被逼退回去。
兩軍陣前,鋪滿了大漢精兵的屍體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