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知張星憶剛把阿蟲遞過去,阿蟲卻是扭過頭不去看關姬,還不住地往張星憶懷裡鑽,也不知道是不願意還是不敢讓關姬抱。
關姬臉色一僵。
這小沒良心的,你還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,居然這般向著外人?
張星憶連哄著連把阿蟲遞過去,然後匆匆跑了。
馮君侯九月出徵,回來時已經十二月初,隴右早就已經下了幾場雪,快要到了最冷的時候。
即便這般冷的天氣,仍是擋不住平襄士吏的如火熱情。
東門口聚攏了密集的人群,大夥冒著寒冷天氣,自願前來迎接得勝的王師歸來。
平襄城基本沒有什麼原住土著居民——那些遊蕩過來把原來的殘破城池當成避冬場所的胡人部族不算。
當初馮永選定這裡做校尉府治所後,就把原來的土圍城全部給推倒了,重建了一個全新的城池。
當時他手裡有不少叛亂被俘的勞力,又把隴右不少胡人部族聚攏過來,再加上校尉府控制著大漢至少大半的羊毛和毛料分配。
所以搶到第一批工坊名額的蜀中大族也跟著把工坊開在這裡。
有了原料,有了產品,就有源源不斷的人氣。
比如就有不少人在南鄉交易所掛了交易,然後拿著大額毛料票據來這裡結算實物。
就如那些靠著南鄉做下了新基業的人家一樣,當靠著平襄吃飯的人家聽到馮君侯被斷了後路時,大夥都是懷了同樣的心思:
“我不管校尉府的將士能不能回來,但馮君侯必須要回來。”
“就算是讓我出錢出糧,我也要讓他回來。”
……
南鄉好歹還有人暗懷鬼胎。
但平襄則是完完全全地指望著某隻土鱉一定要平安歸來。
待到蕭關大捷的訊息傳來,許多人先是不相信,等接二連三的同樣訊息傳過來時,整個平襄都沸騰了。
原本大夥都只是想著能全身逃回來就謝天謝地了,沒成想居然還打贏了,不但打贏了,而且還是大贏。
大喜過望之下,就連最摳門的工坊管事都給底下的織工雜工們加了餐。
因為這一場大勝,就相當於不但保住了隴右,甚至在關中的曹賊再沒有力氣用兵的情況下,收復涼州的時期就大大地提前了。
收復了涼州之後,最賺的是誰?
當然是朝廷。
第二賺的是誰?
當然是興漢會。
那第三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