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此計大妙!與石亭之戰有不約而同會之妙!若是滿寵當真上當,到時合肥自吾之掌握之中!”
張遼留給孫權的陰影實在是太過強烈,導致時到今日,合肥仍是他心裡邁不過去的坎。
所以他嘴上不說,但心裡卻是無時不刻地想要拿下合肥,以窺中原。
陸遜又連忙趁機道:
“陛下,滅賊非一日之功,當充實國內以圖長久。山越之民,久禍國內,地方民吏不堪其擾。”
“故收服山越之事,宜早不宜遲,今有諸葛恪願意領軍前往,陛下何不且應之?”
“若是能成,那便是去了我吳國一個禍亂,若是不成,諸葛恪亦非軍中宿將,不傷民望。”
孫權說道:“恐白費錢糧耳。”
陸遜再勸:“臣在三年前上疏陛下,勸說軍中將士在荊州廣開田土,再加上又有蜀國傳過來的新式農具,如今荊州糧谷已是不缺。”
“臣聞諸葛恪收服丹陽山越之策,乃是撫剿並用,與以往一味剿之大有不同。”
“不若先令他在邊縣邊屯邊守,有那新式農具在,想必很快就能自行籌糧,到時再讓其進入丹陽深遠處,如何?”
孫權見到陸遜少有地主動堅持支援一個人,再想起諸葛瑾已經年老,當下心有所感:
“既然你都這般說,那我應下就是。”
“謝過陛下。”
“若是諸葛恪當真能做成此事,那就說明他也算是一個良才。你今日之舉,可算是為國舉才,當我謝你才是。”
孫權笑道。
兩人談完了事情,孫權又在宮中宴請了陸遜,這才把他放出宮來。
陸遜從宮裡出來,並沒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府上,而是直接去了丞相府。
吳國此時的丞相是顧雍,其人沉默寡言,處事又公正無私,深得孫權所重。
陸遜知道,若論起知兵勢,他自信不遜於吳國任何人。
但論起朝堂之事,他就有些欠缺,於是他先前在宮裡,並沒有輕易提起太子之事。
這等大事,還是要請教一番朝中的重臣才行。
他自認是心懷國事,所以他相信以顧雍的為人,必不會拒絕自己的請求。
顧雍聽聞上大將軍前來拜訪,連忙親自出來迎接:
“伯言怎麼會突然到來?”
江東四姓,有陸、朱、顧、張,四家本就互相往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