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雍點頭:“沒錯。陛下諸子,到了成年,自然是要封王爵,就封國。二皇子已經長大,既不封王爵,又與太子一起呆在武昌,成何體統?”
如果說,陛下把武昌當成了太子的封地,那普通皇子長期呆在太子封地又算怎麼回事?
難道太子能與普通皇子同?
他看向陸遜,緩緩地解釋道:
“若是太子呆在武昌,三皇子卻在建業,只是陛下暫時考慮不周,那對二皇子封王就國之事自會應允。”
“既[頂點 ]然陛下無意動儲位,那麼只待三皇子長大,我們就可以二皇子為例,讓三皇子就國。如此一來,太子就算不回建業,亦可無事。”
陸遜一聽,終於明白過來:“原來如此。”
果然呢,這朝中之事,還是得朝中人才能想到法子解決。
只是他才剛鬆了一口氣,突然又想到一個可能,下意識地看看四周,這才用僅能兩人聽到的耳語問道:
“丞相,若是,我是說若是,若是陛下不答應二皇子封爵就國呢?”
顧雍聞言,臉色便陰了下來。
他垂下眼眸,如同老僧入定,久久不語。
直到陸遜以為他睡著了,這才語氣沉重地說道:
“沒有如果,吳國不是陛下一個人的吳國,而是江東人的吳國。”
陸遜身子輕輕一震。
他當然明白顧雍這個話是什麼意思。
畢竟當初,陸遜自己還是最早提出讓孫權稱帝的人之一。
因為只有孫權稱帝,江東世家大族才能算是與中原平起平坐,不然,就永遠只能是矮上一頭。
不管這底蘊能不能與中原世家相比,但至少在名義上,不會低。
要不然,就連那蜀中的蠻子都能比他們高一頭,叫他們如何能嚥下這口氣。
名份,很重要啊。
世家大族很多時候是要靠名聲吃飯的。
如果真有一天,吳國天子能北進中原,一匡天下,那麼江東世家就是天下最頂尖的大族。
做人沒有夢想,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不是?
可以說,孫權稱帝的那一刻起,江東世家就已經算是徹底和孫家徹底繫結在一起了。
不管窩裡怎麼鬥,那都是家事,對外肯定要高度統一,至少也是要比以前統一。
以後究竟是中原世家繼續天下第一,還是江東世家後來居上,亦或者是蜀中世家翻身成王,就看吳魏蜀哪家能挺到最後。
只是想要挺到最後,那麼就必須要儘量減少內耗。
儲位之爭,一向是最常見的內耗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