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初馮鬼王平定金城時,把出身涼州最大家族之一的張氏叔侄坑得,那真是有苦說不出。
徐邈也未必不知道,張氏叔侄倆其實是掉進了老馮挖得大坑裡。
可是他有得選擇嗎?
不罰則不足以平人心。
罰太重則激起涼州豪族的不滿。
所以他根本沒得選。
事實上,如果僅僅是這樣,那也就罷了。
因為馮鬼王最多也就是想著坑一下張氏叔侄,同時順便在徐邈與敦煌張氏之間埋個雷,那就差不多了。
但架不住他背後有個女中諸葛啊。
此女姓張,名星憶,字小四。
當時正值鬼後,咳,錯了,是馮家大婦臨盆前後,張星憶正式全面接手校尉府內務的時期。
被馮鬼王暴打了一頓以後的涼州,全面收縮兵力,徐邈甚至做好了以身殉國的準備。
哪知蜀人竟是吃下涼州周邊後就心滿意足地收兵,沒有趁勝追擊。
委實是大出徐邈的意料之外。
當然啦,蜀人也不是什麼後續動作也沒做。
比如說瘋狂地往涼州傾銷貨物,簡直就是不把徐邈當人看。
可是徐邈就算知道對方不把自己當人看,那也絲毫沒有辦法。
因為涼州上下,從豪族到雜胡,對蜀人的東西那是非常歡迎,齊齊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“亞克西”:
“這紅糖甜啊,這酒美啊,這毛料暖和啊……”
沒辦法,一群土鱉啊,沒見過什麼世面,你叫我們如何拒絕這該死的甜美?
若是徐邈真敢斷了與隴右的商道,說不得蜀人還沒有打過來,涼州內部就有義士準備裹糧策馬以迎王師。
隴右落入蜀人之手以後,涼州豪族一直兩頭搖擺不定,除了想從蜀人手裡拿到更多的利益,還有一個關鍵就是:
在世人眼中,魏國仍是足夠強大,誰也不知道魏國還會不會重奪隴右。
不到最後關頭,以世家豪族的尿性,自然是不可能輕易下注,要麼就是兩頭下注。
更何況隴右落入蜀人手裡之後,徐邈好不容易才透過摻雜在商隊裡的各類細作,重新建立起涼州與關中的聯絡通道。
隨大漢對涼州的不斷滲透、分化,於是就造成了涼州與隴右之間,明明是敵對關係,但商貿交流卻日益繁榮的奇葩場面。
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,被馮鬼王埋雷的敦煌張家很快爆雷了。
張家派了張就去隴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