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蜀漢之莊稼漢> 第0919章 策論與賢后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0919章 策論與賢后 (2 / 6)

當然? 馮刺史在這個事情上? 也是存一點點小小的私心。

吳國在荊州開墾荒地,若是有八牛犁相助? 可不就開的越多? 甘蔗就種得越多麼?

不過總得來說,魏國從吳國手中得到八牛犁的可能性? 比從大漢手裡偷去的可能性,要大得多。

馮刺史這個話? 算是實事求是? 可不是黑孫吳。

聽到馮永這番話,再看到他面色從容,張星彩不禁挑了挑眉:

“吾觀明文,似乎早就料到此事?”

馮永狡黠一笑:

“當初大漢送給吳國的八牛犁? 與大漢境內使用的八牛犁? 可不是完全相同的。”

馮永最初拿出來的八牛犁,那是全鐵製造,用起來結實是結實,但所需要的鐵料也是極大。

黃月英在最開始就曾嘗試過對其進行精簡,把非關鍵的構件改成木料。

再加上這十年來的應用? 為八牛犁的改進提供了豐富的經驗。

結合大漢實際情況,八牛犁已經改進了不知多少版。

現在大漢有二牛、四牛、六牛等款式? 可以針對不同的環境,更換不同的款式。

而送給吳國的八牛犁? 則是最初的全鐵版本。

魏吳兩國,一沒有馮永這種非常重視改進生產工具的人物。

二? 就算是有? 也沒有馮永這種影響力。

所以這就註定了兩國會用這種傻大粗版本很長一段時間。

此時它們恐怕還在為打造八牛犁的鐵料而發愁。

因為若是為了打造八牛犁而佔用太多鐵料? 那麼兵器不足了怎麼辦?

所以說,發展才是硬道理。

生怕對手超過自己,連好東西都不敢拿出來用,那叫膽怯無知。

從大漢拿走幾樣先進技術,卻沒有支援技術繼續發展的社會基礎,根本改變不了大局。

八牛犁這玩意,一是需要大量的鐵器,二是需要大量的耕牛。

馮刺史從一開始就建立牧場,然後又想盡辦法改進冶煉方式。

同時年復一年,投入海量的錢糧,建立起基礎教育,提高生產力,提高勞動力的素質。

這才打下了支撐起這種發展能一直持續下去的基礎。

還是那句話,僅靠一個人或者一批人,就算是全身是鐵,能打幾根釘?

不想人亡政息,就要發展出能把政策持續下去的社會趨勢和社會階層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