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更重要的是,今年秋糧收上來以後,涼州這邊還要用兵,所以明年擠不出太多的糧食賣給荊州。”
還是那句話,大漢在沒有拿下關中之前,糧食不可能會過剩。
畢竟除了人,涼州的牲畜業,同樣是需要大量的糧食豆類。
若不是大漢這些年來生產力和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,以魏吳那種傳統方式,未必能支撐得起大漢連年對外用兵。
就算支撐得起,大漢的財政也未必能像現在這樣,快速地消化涼州隴右等地。
張白當然不懂這些,他聽了馮刺史的話,心裡略有些失望,下意識地就問道:
“涼州不是已經被君侯拿下了麼?怎麼還要用兵?”
畢竟涼州與關中隔了一個隴右呢。
“只能說是大部拿下了,”馮永解釋道,“北邊還有兩個缺口呢,只有把它們堵上了,才能說是完好無缺。”
“缺口?”
“對,居延澤和都野澤,大漠上的胡人可以從那裡順著河流,直入涼州腹地,所以必須要在那裡重築關塞,涼州才算是安穩。”
馮永嘆了一口氣:
“所以,今年的糧食是沒指望能賣給荊州了。”
雖然說今年對居延澤等地用兵,不過是小規模,而且以馮君侯現在的軍事威望,還用不著他親自出手對付那些胡人。
但兵者,國之大事,不可不察,小心一些總不為過。
張白一聽,再想起荊州那幫傢伙還在等著自己的訊息,不禁也跟著有些皺眉道:
“君侯,那這可怎麼辦?這等大事,只怕不可久拖啊!”
馮刺史有些無語。
你也知道是大事?
這等大事,你們他孃的怎麼就幹得這麼順利呢?
明明計劃不是這個樣子的。
按理說,今年應當是先加大收買荊州買辦家族的力度,然後讓他們放出輿論,試探一下吳國上層對這個事情的看法。
如果反應不大,甚至答應下來,那麼進展就可以快一點。
如果不願意答應,或者說是由吳國朝廷來控制,那麼進展就可能少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