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不,陛下為什麼偏偏就在蕭關之戰前後去漢中拜祭高祖皇帝的故地,而且到現在都沒回錦城呢?
這不明擺著要學高祖皇帝當年事?
就算是在李遺看來,這個事似乎都有些玄乎。
趙二郎是個什麼樣的貨色,他還不瞭解嗎?
武藝自然是有的。
但要說真憑他自己的本事,以現在的年紀,能在軍中混個裨將就算有前途了。
至於所謂不負英雄之後,什麼三千鐵騎衝十萬敵陣,什麼鬼將名震關中……
要是沒了兄長的提攜,那就是在做夢!
李遺每每思及此,心裡要說不後悔,那都是假的。
當年自己就是晚了那趙二郎一步啊!
就差了那麼一點點。
曹三自然不知道,為何李遺一聽到這個,臉色就有些不好看的真正原因。
他只當是自己方才的話,當下連忙道歉道:
“吾失言了,還請李郎君勿怪。”
李遺從深思中醒悟過來,當下搖了搖頭:
“無妨,此傳言,便是漢中,坊間亦多有人說。”
說到這裡,他甚至笑著說道:
“不瞞曹使者,別說是他人,就是吾在私底下里喊君侯為兄長,其實心裡對此事亦是所懷疑……哈哈!”
曹三這才鬆了一口氣,跟著笑起來:
“李郎君既與馮郎君私交甚篤,為何不問個清楚?”
李遺擺了擺手:
“曹使者別看君侯年紀不大,但其實威儀甚重,且這等事情,乃是君侯師門密事,如何能輕易詢問?”
曹三聽到這話,心頭就是一跳:
“李郎君是說……君侯當真有可能學過《武安君兵法》?不對,這武安君當真留下了秘密兵法?”
李遺打了個哈哈:
“君侯之事,吾如何敢亂說?不過這後一事,吾倒是可以說說。”
“李郎君請講。”
“君侯學沒學過《武安君兵法》吾自是不知,但武安君倒是極有可能留下兵法。”
曹三聞言,心頭大是震動,脫口而出地問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