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於大魏,那也得先有命才說能盡忠吧?
命都沒了,還怎麼忠?
自己二人掌握了太多的機密,就算是現在想要激流勇退,別人也不可能放心——事實上,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可言。
劉資站起來,來回走了兩步:
“吾等雖不能入宮,但並不代表著別人不能入。”
說到這裡,他站定了,看向劉放。
沉默了一下,兩個聲音同時響起:
“燕王?”
“曹爽?”
“曹爽乃曹真之子,與曹肇同是出身宗親皇室,他怎麼可能偏向我們?”
“至少曹爽現在對我們沒有偏見。”劉放看了一眼孫資,“按大魏的慣例,輔政大臣裡,必然會有宗室。”
“既然如此,與其讓曹肇上,還不如讓曹爽上。而且曹爽性弱,又少謀,即便是以後掌權,亦得求教於吾等。”
兩權相害取其輕,曹肇與自己兩人是死敵,曹爽則未必。
“那燕王呢?”
“燕王?”劉放呵地一聲冷笑,“且不說燕王的身份,就是以按大魏律令,文皇帝所定下的規矩,燕王自己也當知道自己應如何做。”
所謂燕王,就是曹宇,乃曹操與環夫人之子,是曹叡的叔父,那就是未來太子的叔父祖。
以叔父祖為輔政大臣,輔佐皇曾侄孫?
這種事情,陛下糊塗了,難道燕王也跟著糊塗?
就算燕王糊塗,自己等人,身為大魏元老大臣,也不能糊塗。
“燕王向來恭順溫良,應當知道會怎麼做。”孫資倒是為曹宇說了一句好話,“實在不行,就讓我前去試探一番,看看他究竟是個什麼打算。”
平心而論,雖然被蔣濟說是中書省有“惡吏專權”之嫌,但劉放和孫資兩人,在掌管機要方面,做得一向不錯。
徵東將軍滿寵因為其嚴格執法,得罪了不少人,再加上與世族出身的王凌不和,所以經常受到詆譭。
詆譭多了,曹叡也曾對滿寵有所懷疑,甚至一度召其回京。
孫資常替滿寵據理力爭,在曹叡面前言明利害,保其功名,使其不受人陷害。
相反,孫資受到他人詆譭時,自己卻是不做辯解,後來對方請求和解後,他還願意與對方結為姻親。
這等人品,在朝中不少人眼裡那可就算是很堅挺了。
所以孫資若是親自上門去找曹宇,相信曹宇不會不見他。
至於曹宇會不會說真心話,那總是要試一試才知道,不試就永遠只能靠猜。
聽到孫資願意主動去找曹宇,劉放點頭:“如此也好,看看燕王究竟是個什麼想法,我們也好做出應對。”
“既然彥龍去尋燕王,那我就去找曹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