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於這個判斷,關將軍再次發揮“突襲”特性,挑了一個最不可能強渡的時候進行強渡。
從從高山峽谷衝下來的河水,激起不小的浪頭,讓木筏晃動不已。
木筏上的將士,不得不盡量放低了自己的重心,防止腳下不穩,從而掉入河裡。
過了河中心後,對岸的魏軍在一片慌亂過後,開始向河面射箭。
有些洶湧的浪頭,給漢軍渡河造成了不小的困難,但同時也給魏軍造成了障礙。
藉著浪頭的掩護,在河裡泅渡的人和馬,竟是少有遭到魏軍箭羽的傷害。
反而是木筏上的將士,遭到了魏軍弓弩的重點針對。
雖然木筏最前面,已經豎起了巨大的木楯,但在對方弓箭手的拋射下,仍然不斷有將士被從空中拋落的箭羽射中。
一個屯長從大楯後面站了起來,冒著魏軍的箭雨,想要看一下還有多遠到達對岸。
誰料好死不死,一支箭羽正好如閃電般地射至,屯長躲閃不及,登時就被射中了肩膀。
只聽得他慘呼一聲,再加上剛才下意識地想要躲過箭羽,身子晃得太過厲害,一個站立不穩,就向河裡翻去。
河裡的水浪本來就比往日大,再加上十數條木筏的划動,更是激起了大大小小的浪花。
屯長掉入河裡,一個浪頭過來,立刻就把他給吞沒了。
按常理,這個屯長基本算是要沉到水底餵魚了。
只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浪頭過後,一個腦袋居然又冒出水面來,不是屯長是誰?
後面跟上來的木筏試探性地伸過來一根竹杆,屯長拼著最後一絲力氣,緊緊地抓住竹杆。
“還活著!”
木筏上面有人在高喊。
“拉上來!”
木筏一直向對岸劃去,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——救人只是順道,抓緊時間衝向對岸才是正事。
屯長下意識地死命抓緊了竹杆,任由木筏上的人不斷地把竹杆往回收。
他知道,一旦自己放開了手,下一次可就沒有這麼好命。
“中箭了!”
木筏上的人終於把屯長拉了回來,看到肩膀上半折的箭羽,又是一聲驚呼。
“譁!”
屯長吐出一大口黃湯,斷斷續續地說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