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說,吳大帝可是看著蜀人是如何一步步從無立錐之地,成長為坐擁四州之地的漢國。
當年劉備不過是才得了一州半之地,吳大帝就迫不及待地要劉備讓出荊州。
更別說,如今的漢主,乃是劉禪,算得上是他的晚輩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,吳大帝的心裡才越發地不平衡起來。
憑什麼?
劉家父子先是身無立錐之地,若不是靠著江東的幫忙,劉備何以有能力在荊州獲得數郡之地立足?
再後來,劉備正是靠著荊州數郡入蜀開創基業,這才有了現在的坐擁天下四州。
而這期間一直出了大力的吳國呢?
這麼多年過去了,仍是不過三州之地。
這不公平!
吳大帝越是這般想,心裡的焦灼就越是壓不住。
他迫不及待讓校事府的人立刻帶著自己的秘信,前往蜀地。
校事府中,唯有秦博是去過蜀地的人,所以此行自然是他最為合適。
從建業乘船至江陵,再從江陵進入蜀地,秦博甚至沒有在錦城過多地停留,就馬不停蹄地趕去漢中。
饒是如此,當秦博來到漢中,也已是建興十五年的二月中。
離開建業時,天氣猶有寒意。
初入蜀地時,已有微有暖意。
到了漢中時,已是春暖花開。
初春的漢中,漢水水位比冬日裡要漲了一些,浩浩蕩蕩的水流顯得有些渾黃。
河岸邊,鵝黃嫩綠的青草芽子從一片片去年的枯草中冒了出來。
道路旁綠霧濛濛的柳行間,不時閃過燕子剪刀似的身姿。
面對與江南不同的良辰美景,秦博卻是沒有心情欣賞。
上一回他來漢國,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成果。
而這一次,他希望同樣不負陛下所望。
可是自從他進入漢中以後,特別是來到漢家天子行宮所在的南鄭時,發現這裡的氣氛竟是有些壓抑。
接待他的官吏更是神色憂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