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如今漢國之中,善戰者莫過於馮明文,而善於騎戰者,更是非馮明文莫屬。”
“大吳與漢國有約定,吳教漢操船之術,漢教吳騎戰之法,今漢國已派人來學操船一年矣。”
“而大吳,卻仍未派人前往漢國學騎戰之法,現三國休兵,大吳向漢國重提此事,正當其時。”
聽到顧雍這麼一說,孫權此時一拍大腿:
“對啊!大吳屢在魏賊手上吃虧,不就是沒有可堪與魏賊相比的精騎?”
馮明文屢次領騎軍大破魏賊,可見深得騎戰之法。
派人前往漢國,正好向他學習如何破魏賊的騎軍。
“只是這學習騎戰之法的將軍,又當派何人前往?”
“馮明文文武皆備,光是派武夫前往必不可行,陛下可從諸將中挑出文武兼備者前往,也免得漢人輕視我大吳。”
孫權點頭,贊同道:“此言甚善。”
想起軍中諸將,多是輕率,特別是江邊諸將,經常上書陳述,欲有所掩襲北境。
即便得手,亦不足以曜威損敵,此實不過是欲邀功名而為其身,非為國也。
孫權嘆息:“若是呂子明(呂蒙)尚在,吾不致為難。”
此言一出,顧雍欲言又止。
陛下,就算呂子明尚在,你讓他去漢國向馮明文學騎戰之法,怕不是存心讓他去送死的?
難道你不知道,馮明文是娶了誰為妻?
“如今軍中,除上大將軍以外,誰又能文武兼備?”
孫權有些無可奈何地說道。
顧雍想說這事要問上大將軍,但想了想,終於還是忍下去了,沒有說話。
陛下是在問自己國事,若是開口閉口都是提起上大將軍,那就顯得自己這個丞相實是太過無能了。
雖然這個問題確實問上大將軍比較穩妥一些。
孫權等了半晌,也沒有從顧雍那裡得到答案。
因為顧雍沒準備給孫權答案,這種事情,非他所長。
而且就算是答了,也未必是陛下心中的好答案。
只是孫權今天似乎是和顧雍卯上了,他看向顧雍:
“丞相有什麼人選麼?”
看到陛下逼視的目光,顧雍無奈,不得不認真思索了一番,然後這才試探著回答道:
“陛下曾有言,左將軍文武兼備,可繼呂子明,不若就讓左將軍前往如何?”
所謂左將軍,正是孫權的女婿朱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