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君……君侯,這些,全是送我的?”
馮君侯點頭:“那是自然。只要朱將軍用心研究,定然會有所得。”
組建騎軍之法,陣前運用之法,皆被自己拿到手裡。
真要算起來,這可是萬金難求的兵法啊!
後面再加上楊將軍與趙將軍的指點,若是自己再學不會,那就是隻能自裁以謝天子了。
朱據深深地躬身行禮:“據,謝過君侯!”
朱據本就是輕財重義之輩,此時亦不禁為馮君侯的豪爽大氣所折服:
若是以後驗證手頭的東西是真的,以後誰敢再在吾面前說馮君侯風評不佳之類的話,吾必斥之!
“朱將軍客氣了,漢吳之間,乃是盟國,我們大漢,不也是派了人前往吳地學習操船之術嗎?”
“只是大漢舟師,終是太弱了些,故而這造船工匠,一直沒能打造出像吳地那樣的戰船。”
“所以我就想著,若是可以,朱將軍能不能替我向吳主求個情,再派些能打造大船的老練匠人到漢中,指點一番。”
按漢吳兩國的約定,吳國用操船之術換取大漢的騎戰之法,大漢用鐵甲騎軍組建之法,換取吳國的打造戰船之術。
吳國現在正在教學院學生水上作戰,算是提前給大漢表達出的誠意。
現在馮君侯把關於騎軍的一切都全盤托出,就算是回應吳國的誠意。
永安是最好的造船之地,但因為處於荊州上游,所以為了避免吳國擔憂,肯定是不能在那裡打造戰船的。
雖然漢水比大江要小一些,但行駛吳國大船,倒也是無礙。
朱據此行,大出意料地順利,收穫極豐,心情高興之下,滿口答應:
“君侯但有所請,某自當全力而為!”
此時的他,迫切地想要回到居所,檢驗這些本子冊子,是否當真屬實。
於是便向馮君侯告辭。
馮君侯看出了他的心思,自然不會挽留,只是在臨走前,他指著朱據懷裡緊抱著的資料,提醒道:
“朱將軍,這些東西,乃是大漢的軍中機密,如今皆付予朱將軍,乃是信得過將軍。”
“但將軍要千萬小心,不可讓不應該看到的人看,更不可丟失,否則,於兩國有大害。”
朱據連連點頭:“據又豈會不知?君侯且放心就是,這些東西,便是據之性命,但據有一口氣,就絕不會有一張紙丟失。”
“那就好。我送送朱將軍。”
“君侯留步,請留步。”
“朱將軍不須客氣,請。”
“謝君侯,君侯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