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時候的河東大族,簡直就是驚弓之鳥。
誰敢冒頭去跟馮鬼王要人?
一個庶子而已,就算是裴潛再看好這個孩子,也不能拉著裴家去陪葬吧?
哪知到了後來,又有訊息傳來,說是馮鬼王似乎很看好裴秀。
這可不得了!
在再三確定這個傳言可信度很高之後,裴家不少人就莫名地亢奮起來,族裡的幾個老人差點就興奮得中風。
只要抱緊了馮君侯這條粗腿,裴家何須再擔驚受怕?
裴潛不在不要緊,但族裡不是還有不少主事的族老麼?
於是裴家派出了人,前往長安尋找門路。
只是大漢收復關中以來,想要前來找馮君侯的人何其多?
更別說是河東的世家,當年求著馮君侯平定河東民亂的時候,可沒少在大河邊上跪著釣魚。
上門的人太多了,大漢又正值敏感時刻,鎮守關中的馮君侯乾脆來個全部拒之門外。
裴家又不敢私下裡去見裴秀,兜兜轉轉之下,終是找到了關中扶風郡馬家。
馬騰本就是扶風人,後來又駐軍扶風槐裡。
期間“北備胡寇,東備白騎,待士進賢,矜救民命,三輔甚安愛之。”
故而給馬家留下了不少餘澤。
只是現在馬家的宗族,在蜀地而不在關中。
遺留在關中的馬家,不過是些旁支,且早已沒落。
幸好早年趙馬氏行事果斷,看中了馮鬼王的潛力,暗中把馬家在關中殘餘的那丁點關係網,盡數皆交了出來。
待大漢收復關中,這些馬家旁支,又積極串聯關中各家,頗有些功勞,故而關中馬家這才重新有了些起色。
裴家身為河東大族,本是看不起關中馬家這等落破戶。
如今事到臨頭了,才想著要上門搞好關係,委實是耗費了不少人情,更是浪費了不少時間。
等他們打通關係的時候,馮君侯早就已經不在長安,領軍巡視幷州諸郡去了。
留守長安的張大秘書,對能學到自家阿郎真正學問的馮門弟子,自然是關注的。
畢竟她的兒子也是姓馮,阿郎身上的這些學問,她的兒子也是有份的。
更別說,自家阿郎收下的弟子,以後可都要叫自己兒子師弟的。
馮門子弟,豈能小視?
馮鬼王已經好些年不收弟子了,去年在河東時,卻接見了一個裴家子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