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曾想到現實的殘酷,直接打破了朱據的幻想。
讓原本就已經覺得時間緊迫的他,越發地有些急躁起來。
照眼下的局勢,季漢怕是用不了多久,就有餘力向東。
若是那個時候大吳不能趁機北上,瓜分魏國,積蓄實力,與季漢並立,最後反而是被季漢所滅。
那才真是“舉國之力為他人打天下”……
到時怕不是在青史上留下笑名?
所以,作為大吳突破魏國防線北上最重要的一支力量,必須儘早成軍。
七月的關中,暴烈的太陽照耀著大地,把地面烤得滾燙,樹葉與野草蔫不拉嘰地垂著。
偶爾刮起來的熱風,使地面蒸騰起一股抖動的氣流,遠看像在移動,扭曲了落入眼睛的一切。
渭水以北,雖然官府已經開始組織人手嘗試小規模復墾。
但終究不過是嘗試,想要看看復墾之後的田地需要幾年才能種麥黍。
因為在鄭國渠沒有完全修復之前,是不可能恢復前漢那時的田地規模的。
這就導致了越是往北,就越是顯得荒涼,人煙稀少。
而從長安通往橋山,連通橋山以北的官道,基本就只有數百年前手辦狂魔下令修的秦直道,還能正常使用。
此時的秦直道上,正行來一支五百人的人馬,人馬皆是大汗淋漓。
“將軍,我們今早天未亮就出發,又沒有吃早食,如今烈日當空,人馬皆飢渴無比,不若暫且休息一下吧?”
有人對著朱據建議道。
朱據看了看日頭,又轉過頭,看看身後的隊伍,終於點頭:
“傳令下去,尋一處適合安營紮寨的地方休息。”
隊伍立刻響起了歡呼聲。
朱據卻是嘆了一口氣,他倒不是心疼這些將士,而是心疼他們身下的馬匹。
虎騎營的戰馬,最低標準是一人雙騎雙騾。
騾是用來馱盔甲兵器等物資,一騎是備騎,緊急趕路的時候,也可以用來騎。
而最重要的一匹戰馬,除了陣前衝鋒,也只有訓練的時候能騎。
相比第三次上市成功,並不斷大規模收購對手子公司的大漢公司來說,此時吳國根本就是個吊絲窮鬼。
雖然吳國實際上也算是一家不小的公司。
但底子還是不夠,又不像大漢,坐擁兩個畜牧業子公司,能夠給大漢源源不斷地提供戰馬——戰馬實在太貴。
就如朱據這等有大手大腳花錢的世家子,也忍不住地為見習營所耗的錢糧心疼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