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坐下到現在,我才開口說了幾句?
你喝了幾杯了?
馮都護差點按捺不住要掀案几了。
該配合我演出的你演視而不見!
深深地吸了一口氣,馮都護勉強露出笑容:
“朱將軍過獎了,我也只不過是為了討賊大業而盡力罷了。”
“來人,奏樂,起舞!”
談不下去了。
那就觀舞聽歌好了。
本來還想著多撒些料,打好窩,方便釣大魚。
沒想到大魚竟是迫不及待地連餌帶鉤都吞了下去。
從劉琰府上借來的歌伎不能浪費了,好歹先走個過場。
馮都護舉杯而飲,斜眼瞄了一眼朱據→→
算了,給你一個面子,今晚就算是一場純粹的宴會。
時間很快到了延熙二年十月,吳國發生了兩件大事。
第一件就是重臣潘浚病亡。
潘浚乃是吳國太常,深得孫權信重。
曹叡在世時,欲謀季漢的漢中之地,先是派了死間隱蕃前往吳國,又暗中派人煽動五溪蠻作亂。
意在分拖延吳國,令其不得支援蜀國——可惜的是,馮某人一個回首掏,讓曹叡和曹真,最終夢碎蕭關。
不過曹叡的佈局,確實也給吳國造成了一定的麻煩。
不但吳國朝堂人人自危,生怕受到隱蕃的牽連。
而且孫權還得想辦法讓人領軍去荊南平亂。
最後決定授潘浚符節,讓其督軍,與呂岱一起,平五溪之亂。
幸好潘浚賞罰得當,在數年間,斬殺俘獲幾萬人,自此五溪蠻夷逐漸衰落。
荊州南方的武陵等郡安定之後,潘浚又回到武昌,與陸遜一起,共領荊州事務。
可以說,潘浚在荊州南方數郡,可謂是聲望隆盛。
他的死,在荊州南邊引起了不小的動靜。
恰恰就在這個時候,交州有夷人作亂——這也是第二件大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