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眼看著夏糧準備入庫,若是三地世家齊齊出力,湊出一批能支援一場小規模戰鬥的糧草,想來不算太難。
但馮都護並沒有立刻答應,他只是沉默了下來。
畢竟他又不是聖人,他需要慎重考慮這裡面的利弊得失:
“蔣公以為,在這個時候,這三地的大族,可信否?”
這三地又不是像涼州那樣,先是被隴右阻隔,然後又被馮都護滲透經營好幾年,最後待大漢大軍西進後,大半又是舉城而降。
而張家,更是有推出嫡子前往西域之壯舉。
蔣琬知道馮都護的顧慮,只見他也跟著沉默了一下,然後緩緩地說道:
“這個事上,老夫倒是可以幫中都護把把關。”
把把關?
此話一出,馮都護有些驚異地看了蔣琬一眼。
這已經算是作擔保了吧?
“蔣公……何以想要摻和這種事情?”
蔣琬抬起頭,看向空無一人的門口,面容帶著些許的憂慮:
“因為老夫想漢室早日三興,不欲大漢因為內耗而自毀關塞。”
他抬起手,輕輕地拍了拍馮都護的手背:
“明文,你是丞相指定的接班人,我相信丞相,也相信你。”
“丞相棄魏文長而用你,肯定是有丞相的道理。”
蔣琬再度放低了聲音:
“前些日子宮裡那般行事,確實有些不太妥,但此事牽扯明文你與宮裡的私事,我不好說什麼。”
“但藉著私事涉及公事,那就是越界了,這個事情,除了軍中的魏文長,朝野同樣也少不了蜀地某些人士的影子。”
“他們做得不對,很不對。故而今日我對你說這些,也是想讓你能借儲備局收攏關中幷州河東大族之心。”
“如此一來,你日後在朝中行事,自然也方便一些。不說讓他們支援你,就是少一些阻力,也是好的。”
說到這裡,蔣琬嘆了一口氣:
“天子仁厚,但仁厚同樣也過於心軟,有時會拿不定主意,易受他人影響。”
“這種時候,就是你我規勸陛下的時候,明文,無論如何,切記莫忘了丞相的叮囑,記得要以國事為生。”
馮都護看著蔣琬蒼老的面龐,心頭一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