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上大將軍,現在我們已經截斷襄陽與北邊的聯絡,下一步當如何?”
五萬大軍,戰船遮天蔽日,足以斷漢水之流。
如今這支龐大的舟師,橫亙於襄陽與樊城之間的漢水上。
樊城與襄陽之間,本有水寨連線。
奈何魏國水軍在赤壁之戰和襄樊之戰後,精銳盡失。
根本無法對吳國的水軍造成太大的威脅。
若不然,曹丕數次伐吳,也不至於連個像樣的水軍都湊不出來。
到了魏平帝曹叡時代,在西邊又連吃敗仗,財政緊張,就更抽不出人力物力訓練水軍。
再加上這一次陸遜來得太過突然,讓襄樊一帶那點可憐的魏國水軍根本沒有來得及做出有效的反應。
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吳國大軍,一日之間,就沖垮了樊城和襄陽之間的水寨和浮橋,斷絕了兩城之間的聯絡。
在魏國沒有衝破吳國水軍的封鎖之前,襄陽失去了北邊的支援。
“依諸位將軍看,吾等下一步,當如何攻取此城?”
陸遜沒有回答朱然的話,反是轉過身來,看向眾人,開口問道。
其實剛才陸遜感慨之語一出口,他自己就已經意識到似乎有些不妥。
所以朱然問的這個話,頗有為自己解圍的意思,陸遜自然要就坡下驢。
吳國昔前將軍朱桓,才有三年前病亡,其子朱異襲爵,繼承了其父的軍隊,這一次也跟著出戰。
朱異此時初任偏將軍,年輕氣盛,看到眾將一時沒有開口,他直接就越眾而出:
“上大將軍,末將以為,樊城與襄陽,同為一體,欲破襄陽,則須得先破樊城。”
“否則的話,若是魏賊以樊城為前哨,屯聚援軍,只怕會阻礙我們攻取襄陽。”
陸遜聞言,澹然一笑,點頭道:
“此乃昔日關羽攻取襄樊之時的做法。關羽也算得上是少有的大將,他此等做法,自有道理。”
“朱少將軍能看到這一點,確實眼光獨到。”
說著,陸遜又環視眾人:
“還有誰有建議麼?”
有人提了一嘴:
“上大將軍,樊城可不好攻打啊!”
陸遜繼續點頭:
“沒錯。魏賊對樊城的看重,不下於襄陽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”
他又轉過身,指了指襄陽,說道:
“襄陽三面環水,南邊有山,正好可以發揮出大吳舟師之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