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孫將軍,我此次不打樊城,但也要讓樊城乃至漢水之北的魏賊,不得連通襄陽。”
“你可否替我巡視北岸,不讓賊人有一舟一人渡過漢水?”
陸遜先是都督荊州,然後又鎮守武昌,負責西邊之事。
自然對荊州北部的魏賊兵力多有了解。
當年兵力最多時,從襄陽到宛城一帶,基本也就是十萬人馬。
但這幾年來,荊州的兵力被抽調了一部分,只剩下七八萬人。
此時這七八萬人,被自己設謀調動,兵力一分再分。
漢水之北,魏賊現在的布兵重地應當是草橋關,當在兩到三萬人——馮明文的名頭,就值一萬。
而在漢水之南,魏賊的重兵現在正守著柤中,有一萬多乃至兩萬。
這兩個地方,就佔了過半。
剩下的襄陽和樊城,就算是平分,滿打滿算也不過是一萬五餘的守軍。
如果再加上宛城也需要少量兵力的話,襄陽守軍只怕會更少。
本就勢衰的魏軍,此時一再分兵,乃是兵家大忌。
以三倍有餘的兵力圍襄陽孤城,又有舟師以據地利,可謂優勢在我。
聽到陸遜這麼一分析,諸將皆是恍然,臉上現出興奮之色。
那豈不是說,這一回出兵,當真有可能拿下襄陽?
“上大將軍高見!”
到了這個時候,諸將哪還不明白,上大將軍這怕是早就已經定下了決策。
但見孫倫抱拳行禮,大聲應道:
“末將領命!”
唯有朱異,看到自己的建議被否決,心有不甘,再次出聲道:
“上大將軍,襄樊的魏賊,亦有水軍,如今不過是看到我們大軍強盛,故而龜縮不出。”
“但若是我們一旦圍城,賊人水軍,恐怕就要拼死相抗了。”
“說得好。”陸遜看向朱異,讚揚道,“朱少將軍所言甚是。”
他指向襄陽城東面,“看,那就是魏賊的水寨,我們想要圍死襄陽,就必須要先破了他們的水寨。”
襄陽北面臨漢水而立,城牆離岸邊不足百步,只要戰船稍有靠近,守軍就可以依靠城牆的優勢,對著江上的戰船進行壓制。
襄陽南面是群山,可為屏障。
東西兩面乃是大片灘塗,水流縱橫,大船難以進入。
魏國的水軍,就是利用襄陽足有百丈寬的護城河,再挖了大水池,建立起水寨,直通漢水。
“這些水寨,不但是魏賊的水軍所在,同時也是襄陽城的外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