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與天子之間,既是君臣之事,又是曹氏內部家事。
身為外姓人臣,就算再怎麼看不慣,但終是懷了一層顧慮,不敢輕易插手。
畢竟是疏不間親啊!
而一直伏地不起的司馬昭,此時聽到天子說話,暗鬆了一口氣,連忙起身。
“司馬中郎將,你說你是為了商議破賊而來?”
曹爽坐在那裡,居高臨下地問道。
“回大將軍,正是。”
司馬昭恭聲答道。
“哦?”曹爽拉長了聲音,“卻不知太傅有何打算?”
看到他到現在還端著架子的模樣,不少老臣皆是暗罵:
這個豎子,簡直是不知輕重!
“回大將軍,上黨與河東的賊子猖獗,太傅欲親自領軍,渡河北上禦敵。”
“故而太傅讓昭前來稟報陛下,北面之敵,太傅將盡力擋之,讓陛下不須擔心。”
聽到這個話,曹爽這才正眼看向司馬昭,神色一斂,同時端正了身子:
“你說什麼?你是說,太傅欲領軍渡河北上?”
“回大將軍,正是。”
聽到司馬昭肯定的回答,曹爽心頭一動:
那豈不是說,許昌再不用擔心洛陽那邊的大軍?
不說曹爽,就是朝堂上的眾人,除了提前得知訊息的滿寵高柔等極少數人,剩下的大臣皆是一陣騷動。
心思轉得快一些的人,一下子就猜到了司馬懿的用意。
於是有人不禁在心裡感嘆:
太傅……這是在顧全大局啊!
曹叡在最後的那幾年,飽受打擊,疑心加重,多遣禁衛封鎖宮禁。
又在後宮設婦官,以為女尚書,使典省外奏事,以此減少與外臣的接觸。
曹叡此舉,除了喜歡女色,未必沒有被打擊得自我封閉的意思。
到了許昌之後,毛皇后因為打聽曹叡病情,被賜死。
連同當日服侍周圍的宮人亦盡被處死。
在這種高壓封鎖訊息的情況下,曹叡曾在私下裡大罵司馬懿的事情,僅是在小範圍內傳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