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處置劉渾等人,恐怕會有不少有心人在看著。
“第二種呢?”
關將軍回答道:
“第二種就是,將功折罪。阿郎派禿髮闐立去幽州那邊,不就是想要利用他的身份,對付東部鮮卑?”
“至於劉渾,更是幷州匈奴的小王子,現在此人在匈奴部族中聲望不低。”
“二人又為大漢征戰多年,若是允許他們將功折罪,不但能讓他們更加忠心,說不定也能讓族人更加歸心。”
胡人將領,帶領族人為大漢征戰多年,屢有戰功。
這意味著什麼?
意味著人心向漢,是大漢對胡人教化的大成功。
況且收復幷州時,幷州匈奴主動叛賊歸漢,慕漢之心,如飢似渴。
說不得,日後還可以利用禿髮闐立,教化鮮卑如幷州匈奴舊事。
如此一來,不用勞民傷財,就能達到孝武皇帝的武功,豈不妙哉?
“不用。”馮大司馬搖頭,“沒有必要,就讓有司按律法處理就行。”
“胡人慕漢歸漢,是為了加入大漢治下,不是為了能被區別對待。”
“區別對待,固然能讓他們感激一時,但長久以往,只會讓他們越發認為大漢沒有把他們當成自己人。”
“漢夷如一,不僅是賞,同樣還包括罰。況有罪從寬,遲早會讓他們滋生驕縱之心,反是害了他們。”
關將軍似乎早就料到馮大司馬的選擇,對其所言倒也沒意外。
只見她頷道:“好,妾知道了。”
“至於平城那邊,你擬一份公文,讓護鮮卑校尉府從胡騎義從中挑兩千人補上缺口。”
“胡騎義從的缺口,讓劉渾自己想辦法從幷州匈奴人中再招一千人,剩下的一千人,讓禿髮闐立從鮮卑人中去招。”
大漢軍中改制後,鑑於胡騎義從在關中一戰的出色表現,這個具有預備役特色的軍事制度被保留下來。
胡騎義從的胡人,多是牧場或草場的牧民,有些甚至是胡人貴族。
邊塞或者胡人聚集之地,每年秋日,胡騎義從的將軍或者軍司馬,都會組織一次秋狩。
內容以騎射、馬上博殺、騎馬衝刺為主,也有角抵(角力、摔躍)、手博(拳技)、蹴鞠(古代足球運動)等武藝、技巧專案。
表面上說是狩獵,其實就是軍事演習外加軍事考核。
參加者不但包括胡騎義從,也包括義從外的胡人,甚至漢人有興趣的也可以參加。
胡騎義從中不合格者會被淘汰出義從軍,再另選部落中優技者補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