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呢?
都公開割據半個魏國了,一點不帶掩飾的。
時不同,勢不同,人的選擇亦會不同。
仗著自己知道歷史而固化選擇,遲早會吃大虧。
甚至已經吃過了。
魏延丟上黨不就是?
歷史上他能守住漢中,還拍著胸口保證:
“若曹操舉天下而來,請為大王拒之;偏將十萬之眾至,請為大王吞之。”
誰料到司馬懿帶的人還不夠十萬呢,他就在上黨被人撐爆了。
(皇后:???)
更別說費禕有可能成為蔣琬的接替者,稍有不慎,影響比魏延要大多了。
馮大司馬可不想學隔壁的司馬太傅,一邊要跟眼前的強敵對抗,一邊又要跟後方的大將軍鬥智鬥勇。
右夫人白了自家阿郎一眼:
“要不說你是深謀遠慮陰鬼王呢?”
然後又看向費禕消失的方向:
“不過阿郎前番所言,也有些道理。費文偉今日在府上的表現,確實可稱。”
“是吧?”
馮大司馬有些得意搖頭晃腦:
“太史公曾有言:順,不妄喜;逆,不遑餒;安,不奢逸;危,不驚懼;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者,可拜上將軍也。”
“吾試觀費禕,當眾迎之入門乃為順,故意慢之不設宴乃為逆,親近喚其字乃為安,兵刃雷震作於耳目乃為危。”
“而彼從入門到離開,言行舉止,始終如一,胸有無驚雷不知道,但處變不驚,猶為可稱。”
後世有一本書叫什麼來著?
《細節決定成敗》?
曾在中國大地掀起一陣吹捧熱潮。
當年的那些企業老闆高管,幾乎更是人手一本。
比如說多年以後,廣為流傳的某個面試故事:
面試官故意在地上扔個紙團,然後再叫求職者進入,看看對方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,以及會怎麼做。
說不定就是受到這本書的一部分影響。
在馮某人看來,這本書裡的內容,委實是有些過於以偏概全了。
但有一說一,書裡的一些思想,確實有可取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