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於曹植這等曾參與奪嫡的人物,那就是一舉一動都在監視當中。
曹志身為曹植之子,雖說是襲封了濟北王,但處境其實也頗為落魄。
至少是配不上“王”這個爵位:
僚屬皆賈豎下才,兵人皆殘老,王國上下,能調者不過百餘人。
他唯一過得比其父曹植好的地方,也就是監管變得松馳一些。
一來是因為魏國現在分治大河南北,朝政混亂,自然就沒有心思再派人手過來監視。
二來嘛,曹志與現在的魏國皇帝曹芳,已經算是隔了兩代,對皇位沒有太大的威脅。
不過曹志此人,人如其名,素有大志,又擅長騎射。
這才得以庶次子的身份,襲了曹植的王位。
早年其父的遭遇,如今再看到魏國變成這般模樣,都曾令他氣憤難平。
偏偏又因為宗親身份,不能施己之才,現實的殘酷打擊,讓他這些年來,終於認清了形勢,於是乾脆擺爛。
莫要說是像自己的大人那樣,還對曹丕一脈抱有幻想,屢次上書進諫獻策。
他就連自己的王府,都懶得打理:
入他阿母的,大魏都變成這個樣子了,我這個大魏濟北王,當著有什麼意思?
簡直就是招人笑話!
所以翻看著羊祜的拜帖,曹志臉上的神色頗是稀奇:
“奇也怪哉!這泰山羊氏,居然也會知道吾這個濟北王?”
說泰山羊氏不知道濟北王那肯定是誇張了。
因為濟北國與泰山郡皆屬兗州,且兩地還是相鄰。
但這麼些年來,泰山羊氏莫要說是派出像羊祜這等名滿中原的家族子弟前來拜訪,就是普通子弟都沒有一個。
畢竟曹植的身份,確實敏感。
而且這些世家大族,都知道諸王沒兵沒權,連自己名義王國內的子民都不能徵發一個。
前去交好,有甚卵用?
平白引起朝廷的猜忌?
故而如今羊氏最出色最有名的年青子弟,親自給濟北王府送上拜帖,委實是讓曹志又驚訝又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