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許昌那邊的事情,偏偏又還沒有安排好。
司馬懿送上這麼一份大禮的時機,很巧合,也很值得玩味。
讓馮某人有些猶豫不下。
若是不答應,那麼必然會飽受非議。
甚至會給前段時間所傳的養寇自重,為商道而故意不取洛陽的流言,提供了證據。
但如果答應下來,則必然會讓許昌那邊的事情受到影響。
而且可能會影響到對南陽、許昌等地經營滲透。
拿一個本已經是大漢囊中之物的洛陽,換取不知司馬懿最終圖謀的風險,還得搭上許昌計劃的更變。
這又讓馮大司馬心有不甘。
這司馬老賊,果然總是能踩到關鍵的點上。
左思右想之下,馮大司馬最終還是對司馬昭說道:
“此事事關重大,吾一人恐怕不能倉促做出決定,子上暫請先回,且容我稟明天子,商議一番。”
司馬昭一聽,頓時就急了,連忙提醒道:
“大司馬,此事乃是隱密之事,不落文書,且萬不可洩露出去,否則的話……”
說到一半,司馬昭似乎不知道否則後面應該怎麼說。
說輕了,對方根本不會重視。
說重了,對方壓根也不會重視。
馮大司馬似乎看出了司馬昭的為難之處,似笑非笑地問道:“否則的話,難道司馬公就欲死守洛陽了?”
司馬昭尬住了。
“放心吧子上,上一回互換俘虜,司馬公沒有大肆宣揚,我承他的情,這一次,我也不會做惡人。”
馮大司馬雖然已經在著手佈局吳國,但大漢目前還沒有做好東進的準備。
錢糧不夠。
後備官吏不夠。
新政已經推行了大半,還沒有收尾。
還需要再等等。
最重要的,就憑司馬老烏龜的謹慎,斷然不可能會在此事上給人留下明顯的把柄。
就算是把洛陽拱手相讓,估計也要配合他演一場戲。
逼得他假戲真做了,反而不美——當然,如果假戲真做有利可圖,馮大司馬也不介意真刀實槍幹一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