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蔣琬的話,馮大司馬笑了一下。
想起司馬懿原歷史上的表現,再看看現在的表現,可謂讓人感嘆。
但有一點是沒有變的。
那就是他的骨子裡世家本性。
無利可圖時棄之如敝履。
有利可圖時毫無底限——有時僅僅是為了一己一傢俬利。
偏偏就是這些世家,掌握著世間絕大部分社會資源。
若是世間歌舞昇平還好,你好我好大家好。
如果遇到華夏曆史轉折點,乃至存亡危機,你能指望這些傢伙站出來,力挽狂瀾?
創造歷史和傳承歷史的,從來都是百姓。
沒有了百姓的支援,再頂尖的人物,也是無源之水,無本之木。
故而但凡明智的上位者,都知道“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”的道理。
“司馬懿此人,先棄守關中,後棄守雒陽,雖皆有不得不棄守的道理,但同樣可以看出,此人恐非是能為偽魏盡忠死戰之輩。”
司馬懿或許現在還算得上是曹魏的忠臣,但這種忠臣,是因為他還有選擇的餘地。
蔣琬提醒道:“話雖如此,但亦不得不承認,此人確實有才智,雒陽之事,明文還是要小心些,以防有詐。”
馮大司馬笑道:
“蔣公但且放心就是。蔣公不說,我倒還忘了,此次過來,我還帶了一物過來。”
“相信蔣公見過之後,想必會對三興漢室,更加有信心。”
“哦?”蔣琬果然被馮大司馬的勾起了興趣,問道,“是何物?”
馮大司馬轉向屋外,吩咐道:“來人,把東西呈上來。”
很快有人捧上來一樣東西。
蔣琬的目光,很快被此物吸引住。
馮大司馬從侍衛手裡拿起那件板狀鋼鐵,然後屈起手指,在上面敲了敲。
“當!當!當!”
再看向蔣琬:
“蔣公可看出這塊精鐵,與往日所見到的精鐵有何不同?”
作為大漢的總管家,蔣琬自是對精鐵這等國家戰略物資瞭如指掌。
故而他一眼就看出了馮大司馬這塊精鐵的特殊之處:“這般輕?”
馮大司馬微微一笑,把手裡的精鐵遞給侍衛,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