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世間有一個詞,叫作分桃之愛。
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時期的衛國國君衛靈公與男寵彌子瑕。
彌子瑕得寵的時候,有一次得知自己的母親生病,於是矯詔駕著國君的車子回去探望母親。
衛靈公聞之而賢之曰:“孝哉,為母之故而犯刖罪!”
意思就是,唉呀子瑕真是孝順啊,為了母親,竟然連斷足之刑也無所畏懼。
因為依衛國之法,竊駕國君車駕者罪至刖,也就是砍掉雙腳。
又有一次,兩人同遊果園,彌子瑕摘了一顆桃子,吃了幾口,覺得很甘甜,於是轉身就把自己啃過的桃子遞給衛靈公。
君曰:“愛我哉,忘其口而念我!”
意思就是你好愛我啊,忍著饞勁把可口的蜜桃讓給我吃。
這就是所謂的分桃之愛。
及彌子色衰而愛弛,得罪於君。君曰:“是嘗矯駕吾車,又嘗食我以其餘桃。”
等彌子瑕年老色衰,開始被衛靈公所厭。
後來彌子瑕不小心得罪了衛靈公。
這令衛靈公不禁想起以前的事,越發覺得生氣:
“這傢伙過去曾假傳君令,擅自動用我的車子;還目無君威,把自己咬剩下的桃子給我吃。”
所以說啊,這真愛的時候,連對方的缺點也會被看成優點。
愛消失的時候,連對方的優點也會被看成缺點。
孫權對陸遜的態度,大抵和衛靈公對彌子瑕也是相類似吧。
陸議改名陸遜,本意多半是表示謙恭之意。
當然,甚至還有可能是在拍孫權的馬屁。
遜,意為孫家奔走效命。
而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抗,陸遜當年亦曾經親口跟孫權解釋過,是為抗賊之意。
孫權當時還表示讚賞。
沒想到時過境遷,如今陸遜為孫權所厭,抗賊就變成了抗議。
可謂是愛屋及烏,恨屋亦及烏。
陸遜是馮某人重點關注的吳國大臣之一,身在建業的糜十一郎,自然不會錯失觀察。
得知陸遜的動靜後,他前去尋呂壹,有些擔心地問道:
“我聽聞,上大將軍欲勸陛下改關稅之事,荊州易市不會有變故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