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爽這邊才不管太后心裡是怎麼想的,他得到了詔書之後,又見北邊傳來訊息,說是西賊未見蹤跡。
當下不再猶豫,召來諸公卿重臣,宣讀了詔書,便讓自家兄弟曹羲曹訓等人,率領禁軍,護送太后天子與宗親等,匆匆趕往譙縣。
一時間,許昌城內大亂。
公卿大臣,皆是猶如無頭青蠅,慌忙收拾東西,追隨天子車駕而去。
“肥奴!豚犬!曹子丹生彼五六頭肉,真是辱其一生英明!”
劉放的府上,響起了孫資的大罵聲。
而主人劉放,卻是微閉著眼,坐在那裡,紋絲不動。
孫資來回走動,一邊破口大罵。
罵了一會,看到劉放一直不作聲,不禁有些不滿地說道:
“子棄,國事如此,汝倒是好心性,尚能安坐。”
劉放這才睜開眼,看向終於停下來的孫資:
“彥龍,事已至此,不安坐,難道追那曹爽而去?”
又嘆了一口氣:“雖說罵亦無用,但若是能讓你稍洩心中之氣,那還不如讓你多罵一會。”
孫資這才坐下,恨恨道:
“當初就不應該推那曹昭伯上位!”
“不推他推誰?難道要支援那曹肇(即曹休之子)?”
孫資悶哼,不語。
曹肇秦朗等人與自己二人積怨已久,若是讓他們上臺,二人及妻小,怕是不能保全。
“我們二人,當初看似是推曹爽,實則是推太傅。”
劉放緩緩地說道,“曹爽雖無能無才,但能保我們二人富貴,而有太傅在,想來大魏自安,沒想到……”
又是長長地嘆息。
在輔政大臣一事上,要說他們有私心,那肯定有。
但也不全是私心,公心也是有的。
極力推薦太傅就是公心。
曹爽不能安國,太傅未必不能。
推曹爽,是保自家。
推太傅,是保大魏。
只是人算終不如天算。
曹爽在治國方面,確實無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