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靈異小說>蜀漢之莊稼漢> 第1341章 命中帶油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1341章 命中帶油 (6 / 7)

待曹爽挾曹氏偽帝繼續東巡譙縣,此流言又重新在許昌興起,而且有愈傳愈烈之勢。

甚至連什麼“莫道三水能成雨,龍化二水自有脂”都出來了。

光武皇帝本就是靠著“赤伏符”的指引平定天下,在駕崩之前,他還“宣佈圖讖於天下”,使讖緯成為國法。

後漢讖緯最盛時,“五經之義,皆以讖決,於是五經為外學,七緯為內學”,人人“崇尚讖緯”,不引讖緯,人不尊經”。

白虎觀會議,就是後漢讖緯鼎盛時發生的事情。

東漢章帝建初四年(公元79,召集各地著名儒生於洛陽白虎觀,討論五經異同。

會議由五官中郎將魏應秉承皇帝旨意發問,侍中淳于恭代表諸儒作答,章帝親自裁決。

當時的世間大儒魏應、淳于恭、賈逵、班固、楊終等參加會議,考詳同異,連月始罷。

此後,班固將討論結果纂輯成《白虎通德論》,又稱《白虎通義》,作為官方欽定的經典刊佈於世。

可見後漢時期,讖緯之說影響之大。

雖說到了現在,讖緯之說已不如那時,但任誰也不敢輕視讖緯的威力。

世間大儒,有不少人還專門研究讖緯之說。

解釋對了,那就是精於讖緯術藝,功成名就。

解釋不對,那就叫妄引讖記,多半是要身死名敗。

羊祜作為這個時代計程車子,就算再怎麼不相信讖緯之說,但受限於時代,終還是會不自覺地受到影響。

而當他們一行人經過成皋,進入雒陽之後,正是“莫道三水能成雨,龍化二水自有脂”傳得最熱烈的時候。

雒陽城內,幾乎是人人都在討論。

沒辦法,大漢收復舊都雒陽,在大多數人眼裡,三興已是成定局。

民間各位高人,紛紛發表高見:

“三水自不必說,這龍化二水,就很有說法啊!”

大漢丞相是叫什麼來著?

大司馬的姓是什麼來著?

云云。

“是啊是啊,這大司馬來雒陽,可不是帶著水來的,那可是帶著油脂來的。”

“你們懂個卵!聽我說,你們可知,大司馬第一次領軍出戰,是哪一次?”

“襲取隴關嘛,誰不知道?”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