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如果吳人當真熄了爭天下之心,那肯定是一件好事。
就算沒說中,但孫權的反常舉動,恐怕也會折騰吳國好一陣了。
一個主動削弱自己的吳國,是一個好盟友。
右夫人滿意地把書信收起來,放到袖兜裡,然後說道:
“眼看著過兩天就要正旦了,妾到時會進宮,跟阿姊聚聚。”
她這是提前打一聲招呼,要把這個事跟皇后談一談。
很明顯,右夫人前面說她覺得馮大司馬話裡有話,其實並不是沒聽懂。
然後,她看了一眼馮大司馬,叮囑道:
“你在那天,記得少喝點酒,別到時候又是一身酒氣。”
“唉呀,那能怪我嗎?”馮大司馬“嘖”了一下,“那可大朝會,陛下賞賜宴饗,哪有不喝酒的?”
每歲首正月,為大朝受賀。
這個日子裡,半夜就得起來準備,然後去未央宮給天子恭賀新年。
這個恭賀新年,可不是帶著一張嘴去給劉胖子說些好話就完了的。
得提著新年禮物去!
沒錯,大朝會上,給皇帝拜年,還得要送禮。
公爵侯爵送玉璧,中二千石、二千石送羔羊,千石、六百石送大雁,四百石以下送野雞。
大漢丞相在的時候,光顧著北伐,再加上國力尚不強,一切從簡。
現在不一樣了,還於舊都了。
這禮制嘛,也應該步入正軌了。
反正大漢現在也有錢,馬匹牛羊數以千萬計,中二千石才送個羔羊,基本也就是圖個吉利。
而且陛下也不是白收禮,會宴請所有前來朝賀的大臣:
司空奉羹,大司農奉飯,奏食舉之樂。
百官受賜宴饗,大作樂。
但問題是……公爵侯爵為什麼要送玉璧?
而且送玉璧都是成雙地送,一雙上好的玉璧,能買多少隻羔羊了?
馮平城縣侯一想起這個,就有些罵罵咧咧。
天子富有四海,憑啥還要他這個臣子送這麼大的禮?
別的侯爵可以送普通的玉璧,但唯獨馮平城縣侯不行。
畢竟天子連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