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到馮鬼王竟是看穿了大人的打算。
面對如此對手,司馬昭心裡不由地沉甸甸的。
果然是讓人害怕的馮鬼王啊!
連大人的謀算都失敗了嗎?
司馬懿似是看出了司馬昭的心理,他站起身來,悠悠長嘆,他也不知道自己今天嘆了多少氣。
“洛陽沒辦法守住,欲借洛陽引漢軍向關東,本也是無奈之舉,能成固然可喜,不能成,亦在情理之中。”
“馮明文此人,乃是漢國繼諸葛孔明之後的領袖人物,才智無雙,豈能寄希望於此人會犯了糊塗?”
“只是相比於河東和太原,我更擔心的是洛陽那邊。”
司馬昭原本已經沉重的心情,在聽到洛陽二字的時候,又是咯噔一下,越發地一沉。
洛陽,承載某些不愉快的回憶。
“大人,為什麼要擔心洛陽那邊?”
司馬昭深吸了一口氣,然後問道。
“河內。”
司馬懿的目光變得幽深,“河內西有河東,南有河南,特別是南邊,雖有大河,但終是不如太行天險。”
武王伐紂,正是從河南孟津渡河北上。
“大人的意思是,漢軍會從洛陽北上?”
“誰知道呢?”司馬懿緩緩地說道,“至少從河東與河南夾擊河內,則河內危矣。”
想起太行陘失守了天井關,來自河東的威脅亦是變得大了許多,司馬懿又是心頭一痛。
正是在那一戰裡,子元受了重傷,回到洛陽養傷不治而亡。
“子上,你這些日子注意一下,看看關中那邊,有沒有把糧草運至洛陽。”
漢軍雖得到了河南,但洛陽地狹,漢國又有重兵駐紮於此,故而需要從關中運糧供給。
洛陽與關中之間,唯有一條崤函古道與關中相連,行人往來雖無問題,但真要運糧而至,卻是難行。
至於說利用大河,也不是說不行。
但需要調動大量的民夫,同時還要修復大河兩邊的棧道閣道,方便縴夫拉船。
所以想要知道漢國的下一步去向,則需要重點關注洛陽方向。
至少對於司馬懿而言,只要洛陽沒有動靜,那麼依靠太行山而守,還是有一定把握的。
據目前所掌握的訊息,洛陽那邊還算是安靜。
這也是司馬懿還能安坐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