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陸績懷橘”裡面的主人公陸績,乃是陸家的家主,同時也是陸遜和陸瑁的叔父。
但陸績逝世時,寧願把孩子託付給陸瑁撫養,也不託付給幫他撐起門戶的陸遜。
從中就可見陸瑁的為人,受人信重到什麼程度。
所以說他是個君子,一點不為過。
君子當然可以欺之以方,但同樣的,如果君子是為了義而至,那你就是再怎麼欺,對方也不會因為挫折而退縮。
如今吳國向大漢求馬組建騎軍,正是為了漢吳誓盟伐魏的目的。
此可謂義矣。
至少在陸瑁這種人眼裡,這就是信義所在。
至於孫十萬有了騎軍之後,究竟能不能打敗魏賊……那是吳國將軍所要考慮的事情。
而不是陸瑁此行要考慮的事情,他只會考慮如何達成此行的目的。
“還有一件事需要注意,”張星憶提醒道,“此次吳國的副使,乃是張白。”
張白就是張溫的弟弟。
而張家,與陸家一樣,同樣是吳郡四族之一。
張白前兩年還親自來過涼州,與馮永面談關於荊州賣糧之事。
算得上是馮永,或者說興漢會,扶持起來的吳國買辦家族代表。
“所以孫權這是鐵了心要從大漢這裡拿到戰馬了?”
馮永得知是張白作為副使後,不禁咕噥了一句。
畢竟孫權罷黜張溫後,又流放了張白,簡直就是要趕盡殺絕。
張家若不是遇到馮永,又恰好代理了紅糖業務。
就算張家再怎麼根深蒂固,只怕也是要傷了元氣,潛伏上一段時間。
當年張溫出使蜀地,很是欣賞馮永,回到吳地後,從來沒有掩飾過對馮郎君文章的讚賞。
兩人雖從未見面,但一直有書信往來,所謂以文會友,這本就是世所周知的一樁美事。
再加上後來張家又成了吳地最大的紅糖代理商。
要說張家與馮永沒有什麼交情,那就是睜眼說瞎話。
孫權為了向大漢求馬,居然無視自己前番對張家的打壓,又把張白拉出來做使者。
這等厚臉皮,確實是世之少見。
這簡直就是在要脅:要麼給馬,要麼就是張白辦事不利。
偏偏張家與陸瑁的關係又極是密切。